欢迎来到弘毅网!

文章列表

创业教学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 创业总库 > 教学实训 > 创业教学 > 正文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关于加强新时代高(2)

时间:2021-03-09 09:27 作者:飞扬 来源:媒体 人气:

  三是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针对高校教师发展制度不系统、教师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高、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明确健全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夯实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等2项举措,健全教师发展体系,系统化建立教师发展的培训制度、保障制度、激励制度和督导制度;健全教师发展组织体系。

  四是完善现代高校教师管理制度。针对部分地区对高校选聘教师用人权下放不够、教师岗位管理不够灵活、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单一、教师兼职和兼职教师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完善高校教师聘用机制、加快高校教师编制岗位管理改革、强化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管理、推进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兼职和兼职教师管理制度等6项举措,充分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出台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分类设置评价指标,确定评审办法;突出质量导向,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破除“五唯”和论文“SCI至上”。

  五是切实保障高校教师待遇。针对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活力不够、薪酬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完善高校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等2项举措,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扩大高校工资分配自主权,探索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薪酬制度;在保障基本工资水平正常调整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高校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并向高层次人才密集、承担教学科研任务较重的高校加大倾斜力度;落实高校内部分配自主权,向扎根教学一线、业绩突出的教师,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以及从事基础前沿研究、国防科技领域教师倾斜。

  六是优化完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针对人才培育的学校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人才引进“恶性竞争”、“帽子”与待遇挂钩过紧等问题,提出优化人才引育体系、科学合理使用人才等2项举措,加强人才体系顶层设计,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坚决杜绝违规引进人才。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不把人才称号作为承担科研项目、职称评聘、评优评奖、学位点申报的限制性条件。

  七是全力支持青年教师成长。针对青年教师培养不足、青年教师发展支持不够、工作生活压力大等问题,提出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解决青年教师后顾之忧等2项举措,鼓励高校对优秀青年人才破格晋升、大胆使用;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和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地方和高校要加强统筹协调,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青年教师的住房困难,提高青年教师待遇,解决青年教师子女入托入学问题;重视青年教师身心健康,关心关爱青年教师等。

  八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保障。从组织保障、责任落实、社会支持等方面,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实效。

  四、对下一步推动落实《指导意见》有哪些工作举措?

  答:《指导意见》是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政策举措。下一步,将指导各地各高校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加强文件解读。广泛宣传,组织专家解读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教师工作部门研修培训、高校教师工作部长研讨会议等各类平台,使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深入透彻理解,把文件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工作指导。加强对地方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跟踪调研,指导地方和学校按照文件精神和要求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开展相关工作。

  三是加强典型引路。对地方和高校的创新做法、典型经验进行及时总结,广泛宣传推广,加强经验交流、互学互鉴。

  四是加强督导检查。适时对各地高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指导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制定落实相关制度办法,强化部门协同,推进政策落实。

(责任编辑:君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