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

文章列表

创业教学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 创业总库 > 教学实训 > 创业教学 > 正文

补上创业潮里的教育课

时间:2021-06-25 09:45 作者:飞扬 来源:媒体 人气:

  一波充满激情的创业浪潮正在神州大地铺开。这波浪潮,与中央政府不断呼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关,也跟移动互联时代创业变得越来越便捷有关。总之,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以及不再那么年轻的创业者,都投入到了追寻梦想的洪流里。

  有心人会发现,各类创业园区近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过去的旧厂房,通过改造便成了创业者起步之地。这样的景象很鼓舞人心。诺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德·菲尔普斯说,创新、创业能实现社会的“大繁荣”,斯言不虚。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个现象,许多创业者并未完全做好准备,就匆忙或者盲目上阵。结果,创业之路才走出一小截,便发现现实与想象差距甚大。创业,跟梦想有关,跟激情有关,但仅有激情与梦想并不够。商业自有其自身的运作逻辑,倘若不懂得把握大势,或偏离商业逻辑,创业者难免会受伤,甚至伤痕累累。

  比之众多的创业败局,国内舆论更喜欢去讲硅谷的创业神话。那些成功人士在车库、咖啡馆里的创业奇迹,很多年轻人耳熟能详。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是多么激荡人心,使得一些刚离开校门或尚未离开校门的年轻人再也无法抚平心绪。

  在某种意义上,年轻人敢想敢干,是好事情。这是中国社会未来依旧充满活力的关键所在。中国经济的未来,也会因为这些勇敢的创业者,而充满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但一枚硬币总有两面,光顾着看一面是不行的。不管不顾的结果,就会容易摔跟头,有时候还会摔得不轻。在创业的征途中,年轻人需要感性的激情,也需要理性的智慧,需要成熟的商业经验。

  商业经验、智慧可以通过实践积累,也可以通过教育获得。通过创业教育、辅导所得到的,虽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但至少可以规避某些明显的陷阱。特别是对于前车之鉴,可以有预警的功能。这道理简单,知道了前面有陷阱,还不会绕道而行吗?创业教育的价值由此得以体现。

  最近,媒体开始关注创业教育问题。将创业教育提上议事日程,是响应中央“双创”呼吁的民间创业潮的必要之举。创业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醒创业者摆脱盲目性。创业教育,不是让创业者变得更胆小,而是让其能够更好地将感性与理性融合在一起。

  显然,创业教育,是当下中国亟须补上的一课。国外诸多的创业教育经验,值得相关机构引进和分享。“双创”时代更成熟的景象,是民间既弥漫着激情,也有方方面面的引导与铺垫,使得这一轮的创业潮更接地气,坚实有力,而不是成为泡沫潮。

  有媒体近日刊文,梳理了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创业教育经验,认为推动创业教育,高校等教育机构大有可为。这是有道理的。大学生及毕业生是未来创业的活跃人群。在高等教育阶段接受过良好的创业教育,对学子们未来的实践不无裨益。他人的经验的确可资借鉴,不只是MIT,也不只是美国高校,如在“创业的国度”以色列,也有不少经验可以学习。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当也必须花些力气在创业教育上。政府强大的组织力与引导力,是避免社会创业走向盲目的关键。政府整个“休养生息”的措施中,不妨再添上创业教育的附加课。有意愿的社会机构(包括商业机构)也可以参与到创业教育当中,设计开发培训课程。有人已经在做这些事情,但远远不够。除此之外,媒体、舆论的引导,也自然不可或缺。

(责任编辑:丁一 HN054)

(责任编辑:君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