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

文章列表

创业教学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 创业总库 > 教学实训 > 创业教学 > 正文

推进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时间:2021-07-12 21:39 作者:飞扬 来源:媒体 人气:

2017年08月29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中青报系    

推进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万劲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8月29日   09 版)

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优势正在从制造向研发、设计、服务和创造拓展。

随着新兴领域发展壮大,各地对新兴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超过了教育系统对新兴人才的培养速度。新兴领域的人才供给处于稀缺状态。企业、学术机构和新创公司会争抢新兴领域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反过来会增加创业成本,抑制创业发展。因此,政府和教育界、学术界、产业界合作开展青年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对于优化人才供给结构、缓解就业压力,非常重要。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实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等一系列行动计划。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进一步激发青年创新创业的热情,鼓励青年一代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接续奋斗。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强调进一步系统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鼓励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才、农民工、退役士兵等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群体更多投身创新创业,要求放宽教育等行业互联网准入条件,降低创新创业门槛。

毫无疑问,双创需要更好的引导,需要创业教育更好的发力。而对于大学、院所、企业和地方政府而言,在创业实践中推进创业教育与培训向纵深发展,不仅可以激发青年人创新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潜能,也将推动创业教育、就业培训、科普和社会治理方式变革。

首先要统筹央地促进青年扎根基层创新创业的政策供给,在平台、人才、资金、项目、基地等方面给予地市、县域和农村精准支持。地方政府与校企合作,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开展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而且能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实现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增值,优化青年人才队伍结构。要建立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创造条件让青年一代在基层、一线和前沿挑大梁、担责任,在实践中培养和使用人才。中央平台在融资支持、人才实力、科技实力、市场规模、信息获取和政策沟通等方面有优势,而地方平台在特色资源、细分领域、奇思妙想、经营机制、贴近市场和联系基层等方面有优势。建立央地合作创新创业平台体系,有利于将专业服务延伸到更广范围、更多主体、更深程度,支撑基层创新创业形成可持续的商业运作模式,创造更多创业成功的渠道和机会。

其次要结合新兴领域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聘用一批国家和地方创业导师,建立国家和地方创业导师人才库。虽然教育部建立了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科技部建立了创业导师机制,全国创业导师超过11万人。其中,中国火炬创业导师1048人,但三四线城市、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依然缺乏专业的创业导师和服务。利用国家级创业导师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央地联合开展普及性创业导师培训和创业教育培训。指导地方院校开展“一对一”辅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要加大对城乡贫困家庭子女、青年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青年军人和残疾青年等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支持力度,帮助弱势青年增强创业意识、增进创业本领。在正规创业教育以外,结合欠发达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和较低的生活环境成本优势,投入专门资金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教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锻炼创业思维,鼓励就地创业。

最后要搭建央地合作的创新创业交流平台,畅通中央和地方的双创交流渠道,推动各部委统筹开展创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公共交流空间和合作空间建设,创造条件加强科学家、教育家、发明家、企业家与青年创业者的相互交流,厚实尊崇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推动形成政产学研和青年创业者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积极宣传就业创业典型,精准指导就业创业,激发学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热情,使青年创新创业成为新动能培育的主要载体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万劲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8月29日 09 版)

(责任编辑:君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