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进化论 王集森爱写诗,自称小学就开始写诗。可是在大学读的是微电子,还读到博士。虽然最后博士退学,可是写诗的爱好一直都在。作为一个误入理工科20年的文艺青年,一个会写诗的处女座,王森集对于嗨镜的要求一度让合伙人难以忍受。 嗨镜花了很多心思在产品舒适度上,嗨镜的第一用户就是王集森,不舒适对于处女座简直是无法忍受。考虑到人们看电影时基本是半躺或躺着,嗨镜设计了全圆周无凸起的头带,并设计了三种不同尺寸鼻托以适用不同高度的鼻梁。受力上,嗨镜运用三角受理原理,在佩戴中融入了前后两个三角的受力支撑,做到了很好的受力均衡。 在去年的产品发布会上,著名导演阿甘用三个“最高清、最震撼、最流畅”概括自己的感受,这让王集森格外得意。作为电影界人士,导演肯定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够呈现最好的效果,而电影院的仪式感就是其中之一。嗨镜能够在家里呈现电影院的仪式感是获得导演青睐的重要原因。同时,嗨镜作为最新的观影媒介,已经成为导演展现自己作品的最新、最佳的方式。 从在剧院大众观影,到电视机普及变身客厅娱乐,再到手机端个性化、移动端观影,观影的的方式越来越私人化,个人属性越来越强,就像听音乐一样,嗨镜就是电影界的walkman。王集森认为,电影院是剧场时代,电视、投影是客厅时代,但视频还没有进化到个人娱乐层面。手机勉强算个人娱乐产品,但革命还不够。观影肯定不能屏幕太小,微投影、大屏电视显然不是合格的观影设备。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段有桥,也对嗨镜赞赏有加。他说嗨镜的出现,给了用户更为自由的观影选择,爱奇艺愿意和嗨镜合作,在内容上保证嗨镜完整的观看体验,满足观众高品质观影的需求。 目前,嗨镜在各大平台都有售,线下体验店也开到50家。嗨镜被电影爱好者称为电影界的"Gropo",评价不错。一款VR产品,于理应该按照VR标准设计,对得住这个概念。不过,嗨镜以使用场景取胜,真假VR的评判,市场自会给出答案。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