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高考是学子们人生中的第一场“厮杀”,那么就业季无疑是第二场。“高考还可以说是可控的,这道题我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哪些分数拿得到,我很清楚。可求职不一样。你根本不知道一场面试下来,结果会怎样。你失分在哪里,得分又在哪里?”暨南大学的张家容说。 一个就业季,将8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联系在了一起,在这个相同的时间点,身处于不同空间的他们在为着同样一个目标奋斗着、忙碌着,有些人迷惘,有些人兴奋,有些人幸运。 不跑不动,坐收知名银行OFFER 江东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系学生,而今,他只要敢出现在任何一场招聘会的现场,都会被认识他的同学“围殴”不止。“你到底要不要脸?”“你信不信你来一场招聘会,我们就扁你一次?”同学们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态度无非来源于一个理由,当不少人刚刚才开始自己的求职季时,早在10月份,一场宣讲会没有跑的他就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份O FFER,来自某知名股份制银行。 不过,这都不算牛的,牛的是,江东杰放弃了这份让不少人羡慕的O FFE R,一心一意冲着自己的目标—世界著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去了。 “银行就以跑招聘会为主,而投四大(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简称)就是以网络为主。”江东杰说。投的是国际知名公司,自然面临的竞争压力不小。和江东杰“同场竞技”的是国内一流名牌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或者是各式海归。但江东杰始终很自信。“我学业成绩本身就不错,双学位,而且我的社会实践经历非常丰富。”双学位班长、党支部书记、广外求是学会会长。广外模拟A PEC创始人,甚至还在自己的老家廉江参与了志愿者协会的创建工作,江东杰的履历表拿出来都是沉甸甸的。 不出他所料,11月份他就同时拿到了德勤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O FFER,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其中一家。 顺利到让人嫉妒的求职过程,江东杰却说,这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大学四年,其实就是那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品学兼优,拿不到面试机会 江东杰的经历似乎是在证实一句老话:付出总有回报。可这样的一句“至理名言”到了阿利(化名)这里却不灵了。某一本高校空调专业的他,在班上成绩排名前三。同样是班干部,同样是品学兼优,但他至今还没有拿到一个O FFER。不仅如此,他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少得可怜。“前面两个月吧,我参加了也有差不多20场宣讲会,简历投了出去,连一个机会都没有。还是到这个月才开始有一些面试。”阿利说,自己虽然不是211、985名校的学生,可因为成绩表现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对于找工作这件事,他还是颇为有些自信心的。“我不跟别人比,就跟自己班上的同学比,我也不至于连面试机会都没有吧。” (责任编辑:晨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