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做长线的心态
互联网经济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品更迭速度更快。因此,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时代根本不需要打造品牌,只须做短线,短平快,销量才是硬道理。真是这样吗?答案自然是NO。因为如今市场的竞争已变成以品牌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网络经济也不例外,同样也需要品牌。如果缺乏品牌或品牌力匮乏,在同质化严重的网络中,哪怕一段时间内你的产品做得再风生水起,最终也会很快被淹没、被淡忘。因此,要玩转“网红产品”还要树立做长线的心态,“网红产品”是产品,更是一种思维模式,不能仅仅追求“昙花一现”那短暂的美丽,而是要努力去做长线、做品牌,不但要延长“网红产品”的生命周期,更要让其深深的印在消费者的心间。
4、敢于“破坏”的心态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要么就与众不同,要么就被淘汰。在互联网经济下,要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就更要与众不同,也就是要敢于“破坏”。在这里,“破坏”并非贬义,更不是简单而肤浅的标新立异,而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传统企业要进军互联网,想玩转“网红产品”,敢于“破坏”的心态必不可少。因为只有敢于“破坏”,才能突破常规,另辟蹊径,只有敢于站在原有行业或游戏规则的对立面,才可能彻底颠覆、真正的去创新。当然,“破坏”是理性的,绝不是为了“破坏”而“破坏”,它要贴近市场,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破”中有“立”,从而出奇制胜。
5、让少数人极爽的心态
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竞争,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要想赢得消费者,赢得人心,就要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让消费者尖叫,让消费者感到极“爽”。
让消费者“爽”,并不是让每一个人都爽,虽然互联网传播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但要想让每一个消费者都爽是不现实的,如果企业企图让每个使用自己产品的消费者都爽,其最终只能是浪费大量人财物,却并不一定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理想效果。互联网经济下,少即是多,只要专注把某一方面做到极致,让“少数人极爽”,就完全有可能实现突破,就足够了。“网红产品”亦是如此,因此传统企业在进军互联网的过程中,一定要戒贪,要始终坚定“少数人极爽”的心态,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想当初,1997年苹果接近破产,乔帮主回归后,毅然砍掉70%产品线,重点开发4
(责任编辑: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