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销售额,不要做消费者 创业型企业有时候就像一个刚离开父母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年度销售额太大,还是每月增加的忠实消费者数量比较实在?特别是对于店面企业,老顾客的回头率是一项硬性考核指标。那么,这对不对呢?其实市场规模上的每一次扩大,起决定作用的是从众效应和品牌效应。京东商城刘强东认为:“我们的成功就是不断在舍弃一些客户。,忠实消费者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他们只是小众,只有不断有新的消费者加入和能吸引到广泛的关注者,才能扩大细分市场的份额,在产品创新上吸收广泛消费者,才能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创业型企业永远不要想能主导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老老实实做市场占有率,不要做什么顾客占有率。因为你改变不了市场格局,改变不了市场趋势,那只有改变自己。立足于产品,精耕于渠道,借助广告和营销模式进行市场网络的快速复制,将自己的产品卖给所有的人。市场永远不会饱合,因为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市场实在是太大了。 做专注,不要做多元化 不要“迷信”多元化是成功的标志。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是不是转移风险?对于创业型企业,唯一做好的就是专注。在主业还没有发展稳定的时候,将有限的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会分散现有的有限资源。 此外,还有一个致命的因素就是创业型企业的经营能力还达不到对多元化的掌控,原夏新停牌到退市,老夏新的教训在于:行业跨度大,除了做手机,还做电视、笔记本,甚至做汽车;过分参与垂直整合,将投资放在开模具厂、买注塑机等上。显然,盲目多元化是致命伤。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新产品上市的成功率是可怜的5%。可见创业型企业所面临的压力有多大,史玉柱当年的巨人集团轰然倒闭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还有保健品行业的三株企业,多元化规模竟抵不了一则社会新闻,可见多元化是多么的脆弱。 做好过程,不要做结果 过程是什么?就是执行力。过程做得好,结果自然好。创业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企业执行力上的惰性,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惰性会越来越严重,不自觉中成为企业问题的最大隐患,结果就会造成了经营成本会越来越大,市场越来越艰难。 联想并购之前,IBM个人电脑一台机器的组装费24美元,而联想只用5美元,柳传志就此分析说:“最大的问题不是差别为什么这么大,而是为什么这么高的成本居然在很长时间里没有人注意,也没打算修改。” 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至少要保持三年内的“精兵减政”,不要搞什么“看板管理”,“模型绩效”等管理策略,不如把心思放在“日清日毕”上,做好日报表,做好月计划。二是不要被制定的目标所束缚,要在经营中不断总结执行问题,形成本企业的标准体系和规范流程,以利于下一经营年度目标的科学合理制定。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