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面试者过往经验的不同,在简历中关于工作经历的表述也分为很多种情况。用实际的数据来展示能力带来的收益,这种方法是比较简单粗暴的,但同样大部分面试官也都喜欢这样的表述。 一、什么是数据法? 简单来说就是:明确告诉面试官,我能带来多少收益 举个栗子,比如——新媒体运营(微博) 平庸表述:在职期间进行企业微博维护,保证了信息的更新以及优化企业形象 不凡表述:任职期间主要针对企业微博进行维护工作: 1. 每天更新5-8条博文,并且5条以上是原创博文; 2. 每条博文转发量在500左右,每日整理数据提交部门领导; 3. 单月增加1000+粉丝,为企业的知名度带来了良好的提升; 显而易见的数据法就是通过~实际数据来提升说服力,展示工作能力
二、如何分析说明? 公式是:逐条介绍工作内容+带来的效果(收益) 1. 逐条说明,可以让面试官明确你的工作内容 2. 带来的收益可以展示个人工作能力,让你的简历被划分到『人才』
三、如何用参数说明? 公式是:逐条展示工作项目+具体处理事务的数量(细节到每日) 如果你的经历比较基层,没有带来明确的收益,那么就将自己每天具体做了什么事情,来进行展示,明确工作量和内容,逐条说明使面试官认为:处理业务能力出色
四、如何用变量说明? 公式是:逐条展示工作内容+对比工作后带来的数据变化 当你的工作开始一段时间后,带来了和入岗前更好的业绩,就可以在简历中进行展示,比如:通过XX天进行XX工作后,为企业带来了100%业绩提升(用对比来展示你的工作能力)
数据法的『优势』在于,通过数据内容可以有效且简单明了的展示,做了多少事情!带来多少收益!获得多少提升等内容,前提是——本人的工作经历真实有效。 那么如果过往工作经历并不是稳定的内容,如何来展示呢?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