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交通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落后的传统技术将制约着其快速发展,交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以XX省为例,根据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2010年经济总量要赶上亚洲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发展平均增长速度约为10-12%。这样的发展速度,运输量必将随之高速增长,交通事业将向高水平、高效率、高内涵方向发展,这必然对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 国家"十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在2001年全国交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加快交通信息化进程。按照"统一规划、配套协调、稳步推进"的原则,启动政府交通部门办公业务资源网络建设,尽快改变交通系统信息不畅的局面。抓好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工程和区域性客运售票系统建设和货运信息系统建设,为实现公路、水路交通电子商务奠定基础。抓好网络环境下电子收费系统和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建设。"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部门也都已经制定或正在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XX省交通科技"十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交通信息化建设步伐,开发公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货运市场信息服务系统、运力宏观调控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交通系统、GPS基础上的车辆调度管理系统等,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潜能,提高交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1999年4月交通部公路司公布的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1998年底货物运输户已达到273,886户,货物实载率低于50%,每年综合经济损失高达800亿元人民币。虽然运输群体规模大,但分散程度高,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信息服务,如果能提高实载率5%,即可创造40亿元的综合效益;同时,由于大幅度减少了空载行程,提高了里程利用率,可有效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降低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等等,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智能化交通(ITS)是21世纪世界交通行业的发展方向。可以说,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这一领域市场潜力巨大。从下表可以看出,交通行业信息化服务有坚实的市场基础,市场潜力巨大。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未来几年,国民经济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对交通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客货运输需求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交通基础设施总量将会有较大的增加,交通管理业务将会更加繁杂。因此,交通行业信息化需求会不断增长,交通行业信息化市场潜力无限。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