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写作秘籍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创业计划书 > 写作秘籍 > 正文

黄锫坚:清华有创业基因吗?

时间:2015-10-04 01:48 作者: 来源: 人气:

  大学生创业网讯 在这一代大学生心中,除了出国读研,除了国家机关和大型国企,还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成功之路。如果说Netscape的安德森、雅虎的杨致远,还是 大洋彼岸的范本,那么新浪、网易、搜狐的纳斯达克之路,则指明了一条可以复制的致富捷径。

  说起来,Google、Facebook、校内网,都要算宿舍创业的后话。那个年代清华的明星是“化云坊”。1998年底,鲁军、童之磊、马 云、陈曦和刘颍等人,靠一台老式PC机在汽车系的宿舍网开通了“化云坊”,并在很短时间成为教育网内流量最大的网站。1999年该项目成为“清华大学第二 届学生创业大赛”诞生的首批学生创业团队。

  不过,化云坊的故事虎头蛇尾。尽管在1999年获得过一笔私人投资,但到2001年9月,公司总裁鲁军已无力交纳每个月12万元的服务器托管 费,宣布放弃网站。而创始人之一童之磊则另起炉灶,艰难地摸索数字出版之路。

  化云坊已成浮云,其商业模式、技术创新,在今天看来不值一提。在商业编年史上,它只是一行注脚。不过,化云坊的起落,刚好和纳斯达克的世纪末泡 沫节奏相呼应。换句话说,如果赶上了资本泛滥时期,如果化云坊能在资本接力棒中顺利传递,它也有成功的可能。

  今日的清华创业,已有更加成熟的软环境。硅谷模式必需的风险投资、技术研发和人才网络,已经一应俱全。过去10年,在美国硅谷和北京中关村之 间,越来越多的海归在搭建无形的人脉桥梁。2005年清华94周年校庆时,发源于硅谷的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Tsinghua Entrepreneur and Executive Club)成立。这样的组织,越来越成为清华创业家的关系纽带。

  清华百年,如果不能成为中国高校制度反思的起点,至少也该有些建设性的启示。在我看来,“听话、出活”已经不合时宜,创新和创业,更应该成为清 华精神之一脉。在从政和搞科研之外,科技创业是一条更加阳光和公平的跑道。

编辑 卫香香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