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长时间里,刚刚迈入信息高速公路的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上网就是上QQ”,QQ的标志小企鹅,网民莫不熟悉亲切。而随着Q+的推出,第三方开发商也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与腾讯一起为QQ用户提供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到底QQ怎么个开放法?腾讯的描述是这样的:在QQ开放框架下,互联网用户不再需要面对冷冰冰的操作系统,一个不再受到终端、操作系统、场景限制,覆盖丰富的应用,更加绚丽多彩、更具人格化的在线生活网络正在到来。而第三方应用开发商将可通过这一平台,直接为6.47亿QQ用户提供服务。一个开放的、更加智能的社区操作系统将随着Q+的逐步成熟,在未来几年呈现在公众面前。 从中可以读出的愿景是,开放后的QQ将不再仅仅是腾讯公司的业务核心,而要成为整个互联网产业链的核心,网民使用各种网络应用的出发点。 其实,QQ早在2006年就已经在酝酿开放大计,历时三年开发而成的QQ2009,被称为“第三代QQ平台”,在腾讯公司内部叫做“Hummer(蜂鸟)”,取轻灵之意,而在技术上的具体表现就是模块化、组件化。之后各个版本都基于Hummer平台开发。模块化的架构使得各个功能或应用可以按自己的步调进行升级更新。这个平台已经具备开放雏形,只不过主要是面向公司内各业务部门进行运营。 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逐渐成熟以及开放思路的深入,未来的互联网将会向无疆界、高分享、多关系、人格化的方向发展。腾讯公布的“Q+”的相关视频中,网民登录QQ后,可一键完成从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向Q+的切换(意味着小企鹅取代微软的那扇视窗),享受第三方应用商提供的各类互联网应用。 Q+的号召力无疑是巨大的。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能为中国互联网最庞大、最活跃的QQ用户直接服务,对于参与其中的企业而言,将不仅仅是获得现实财富,其自身产品模式的发展都将获得良性助推。统计显示,有32%的网民会把信息分享到QQ空间,传播给自己的好友,给第三方网站带来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回流。 小企鹅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如评论所说,“开放平台是一个好的开始,是腾讯成为世界顶级公司的必经之路”。 网民群的五种依赖症 由腾讯智慧最新出品的《虚拟世界 真实信赖解读中国1-4线城市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及态度》一书中,通过调研对全体网民进行了人群细分,发现网民中存在五种不同类型的用户,对互联网有着明显差异化的个性需求。 交流依赖型:其用户构成年龄相对较轻,四线城市用户的比例相对稍高,职业以学生、自由职业者和普通企业职员为主。网络对他们而言主要作用是交流沟通,满足情感联系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世界、开阔视野,为自己的事业进步增加新机会。在生活价值观方面,他们具备充实自己和为梦想而努力的心态,并为此付诸行动。他们最经常使用的网络应用是即时通信工具。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