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写作秘籍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创业计划书 > 写作秘籍 > 正文

中国必须有自己的“丰田”(2)

时间:2015-10-04 01:48 作者: 来源: 人气:

  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Geely)收购沃尔沃(Volvo)的例子就是一个明证:中方从中获得不了多少技术,因为顶尖工程师仍然是外国人。激进策略也会招致政治上的反对。中国国有铝业公司中铝(Chinalco)收购在英国上市的矿业企业力拓(Rio Tinto)以失败告终,就证明了这一点。

  收购的另一个问题是会分散注意力,导致企业不能专心发展受到西方消费者认可的强大本土品牌,并重塑屡遭安全丑闻打击的“中国制造”的信誉。

  中国经济迅速扩张基本上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消费品的出口加工和低水平制造、利用廉价劳动力,以及从发达国家借鉴或引进技术。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中国目前正在科学、技术革新和教育等领域投入重金。承诺为高校的研究课题提供资助的985项目就是此类举措之一,在过去10年,政府在研发上的投资每年增长20%。然而,由于大学被当作政府机构一样看待,此类投资的效率受到了怀疑。

  要摆脱窘境,一个办法是由政府建立促进国内竞争的激励机制,让私企与国企公平竞争。银行信贷必须对私企放开,同时建设严格的监管机制,以防范政府垄断。

  中国能否成功攀登技术的阶梯?这必然是一个长久而痛苦的过程。中国仍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意味着进行创新和技术升级的压力尚未达到临界状态。

  为了实现雄心和国家富强,中国的跨国公司必须在海外获得兴旺发展。没有国际公认的品牌,没有自己的丰田和三星,中国永远只能在价值链低端煎熬。归根结底,中国的未来系于其创造力,而非模仿的才能。

  本文作者是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姚树洁

  译者/何黎

编辑 卫香香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