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钱太多带来的罪过 Paul Graham如此坚决的居然把别人友好的开给自己的投资数额减半,其实也是必有深意。其实融钱还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刚刚够用最合适。经过对他们以前的多届许多案例的观察,YC认为大部分的创业公司是不需要8万美元以上的资金的。如果钱来的太容易的话就尤其有问题:假如一个公司钱来的太容易了就会比较随意的花钱,并且不在如何盈利上花心思。假如哪天市场行情变坏,这样的公司就完蛋了。所以Paul Graham一直教导他的学生们,每次融到钱都要觉得这是自己这辈子最后一笔钱一样,就算融到了很多也不要花,因为你对投资人的依赖是最小的,他们会更加喜欢你,同时市场行情对你的伤害也会减低到最小。尤其是,假如公司的初始估值太高,可能不免遇到越往后融资估值降低的情况(俗称“down round”),这对所有人都是绝对的一场灾难,创始人很可能分崩离析,投资人的钱也蒸发打水漂了。 而且,小公司里人们之间的关系就像结婚,手里钱越多,大家的想法也就越多,万一出事情打起来的时候也就越复杂。比如说公司闹矛盾,一个创始人想解雇另外一个,要在平时就分手好了,拍拍屁股走人。但是如果钱还有,而且还挺多,然后另外一个人就想处心积虑把一半儿钱拿到手,就像富人们离婚一样,折腾的不休。 据Paul Graham的妻子,YC的共同创始人Jessica Livingston说道,她在YC的主要时间都花在处理创始人们之间的纠纷上了。毕竟,导师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在YC,花他们精力最多的其实是两种公司 ——即很成功的公司,和很不成功、队员互相打架的公司,且恐怕很多时候后者占得时间还要更多。Paul Graham自己对YC的成员们表示过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公司都会出现内部问题,且每次有内部问题成员们都会选择“告老师”的做法,即向他们反映。自然,一个当务之急就是处理纠纷变得更有效一些 – 因为调解这些事情不光很痛苦,还很无聊 – 从而让合伙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帮助那些成功的公司。 一张一弛:黑天鹅训练之道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曾经讲到:阿基琉斯是被半人半兽的喀戎养大的,这代表一个英雄长大既需要仁慈的谆谆教导,也需要严酷的、兽性的训练。尽管 YC的公司在硅谷乃至其他地方都是VC们追逐的超级抢手货,Paul Graham居然主动要所有人少给自己的学生们投钱。可见他头脑相当冷静,且一直用心良苦。毕竟,这一点在硅谷是非常异类的 – 这个地方的竞争非常激烈,人们一般都是贪婪的占领一切可以占领的资源,哪有给钱还不要的。毕竟,今年前段时间他就在TC Disrupt SF大会上表达过这个观点:他觉得YC公司拿钱还是拿得太容易了——拿钱容易就代表大家接受你;就代表你的观点很受欢迎,没那么新颖;也就代表你颠覆现状,改变世界的可能性真的不大,只不过是多赚些钱让所有人都高兴罢了。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