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金九银十的跳槽高峰季节,不少职场人跃跃欲试,希望能够在人才市场上争取一下,但现状有时候并不如意。 为什么我们投出了简历,却没有回音了?是不是我们能力不够?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5年以上工作经验,而且自己能力和业绩都是非常不错,可是投递了很多知名跨国企业的简历都全部石沉大海,他在知乎上希望能够得到投简历的方法和指导。看到这个问题,想想这也是多数人遇到的问题,满街的千里马,就是找不到伯乐,我结合我自己的工作经历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刚毕业在一家小公司积累了3年多经验后,开始打算跳槽的,可是投了很多的简历几乎都是没有任何回复,就连电话都没接到,更别提面试机会了。如果不是名牌大学,知名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是不会要你们的,即使是这些企业的校招也是要求有实习经验和能力突出了,因此好企业的社招条件自然要求也是非常的严格,在一个行业里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贡献,只能说明自己的工作平平,只很难进名企HR的法眼的。工作个三五年的人来说,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个人能力都是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这时候在没有目的的跳槽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情。 不过这次的跳槽,应该也算是我比较幸运,让我进入了人力资源这个行业,随着自己在这个行业的打拼,也开始慢慢能够体会人力资源工作的不容易,每天处理着整个公司最繁杂的工作,对于招聘也是每天几百份简历,多数都是在最开始的赛选就已经淘汰了。在这里介绍几点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几个误解。 1,你投的简历HR真的会看吗? 其实企业都是在各大招聘网站上一年四季都挂着招聘信息,有的企业是否真的招聘某个岗位的人才还不一定,那为什么企业不招聘人才还要挂招聘信息呢?其实是有的岗位只是占时不要人,但是这个岗位是长期都有离职等招聘需求的,只要企业现在又开始招聘这个岗位,HR就开始收集相关的简历(包括之前投递的所有简历),然后在是不断的赛选,留下几个为数不多的、简历最匹配的人才一一联系。 现在的各大招聘网站上大量的虚假招聘信息是非常普片的,而且招聘的广告费用也比较少,所以就造成了你的简历投递公司可能根本就没有人看的,这也是现在所有的招聘网站的用户体验都非常差。 企业用招聘这种方法大量的收集简历,却只是在要招聘的时候才会来筛选这些人才,这对于任何一个求职者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打击。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才,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而且招聘网站上还有很多的骗子公司(比如各种传销公司,诈骗信息),新闻上也经常有看到大学生被招聘骗去做传销的,以及给钱就能让你进你想进的企业,而且还能应聘自己喜欢的岗位甚至高管。这些都是招聘网站在体验设计上的缺陷,也是企业HR的失职。无论多少简历投递,制作一份标准的拒信模板给求职者群发,是起码的礼节。 经常看到职场咨询都是HR抱怨求职者面试临时爽约,不过话说回来,求职者投递简历,没有任何回音,这难道不是HR的责任吗?在这里强烈建议HR,在企业不需要招聘的时候,麻烦动动手指拒绝一下求职者的简历。 面对这种情况,我给求职者的建议是: ● 保持良好的心态 时刻告诉自己,相信自己的实力。 也可以自我安慰:收到简历却不反馈,显然是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还不够完善,不去也罢; ● 选择靠谱的简历投递方式 迄今为止,最为靠谱的简历投递方式依然是在职员工的推荐。 首先在职员工了解这个岗位是否真实存在; 其次有同事背书,HR更愿意接触; 第三,在职员工可能了解这个岗位的潜在风险,避免你掉坑里。 2,HR不选我是因为简历不好 谈到如何制作简历时,我给过建议:为什么别人的简历可以屡投屡中,而我的却无人问津? 但说到底,简历修饰得过于“出彩”,对候选人没有好处,面试很容易让面试官失望更大。简历制作的原则,应当是让HR更快更准确滴了解你的知识、技能和性格。 好的简历,不是过度吹嘘,而是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你的经验和能力。 有些情况下,HR无论如何都不会选择你的简历来面试的。 以外企为例,简历筛选的工序是: ❶ HR Assistant或者HR specialist收集并做初步筛选 ❷ 招聘经理过第二遍精选5-10份简历给到业务线的HRBP ❸ HRBP再推荐3个候选人给到用人经理,(有些公司没有HRBP的话,直接由招聘经理转给用人经理) 为了保证效率,第一步就是赛选简历,这个是必须要有的,因为有的企业宅招聘条件上是必须要达到的,比如,招聘必须是985或者211学校毕业的,那么这个时候第一就是看学校,不是的直接过滤。还有招聘年龄、性别、工作经验、各种行业证书···这些都是按照企业的要求去首先就会赛选出来的。 之后剩下的简历才是详细看的,在详细的筛选,通知认为符合的来面试 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建议是: ● 首先求职者要了解企业的需求 应该清楚阅读公司JD,了解自己是否匹配,不要挨家挨户的投递简历,这即使在浪费HR的时间,也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 根据企业的需求,单独制作一份简历 将自己如何符合对方的要求,清楚展现在简历中(不符合就别浪费时间,瞎编迟早会露馅的)。 ● 千万不要海投 海投简历是大忌,这个很多新人最喜欢干的事情,生怕自己找不到工作,但凡海投简历的,是很那找到合适的工作的,多数是进去了还不知道公司是做什么的 ● 自我提升 不是名校毕业可以继续深造嘛,研究生也有在职的嘛?没有相关经验,创造机会啊:公司里别人主导的项目,如果我能从中学到东西,我为什么不帮忙?重复工作不等于经验积累,学习新事物掌握新知识才是。 3,人才都是找企业的,猎头才是找人才的 有的人会问,我的能力和工作时间还达不到猎头的人才的标准,猎头都应该是一个高大上的职位,都是年薪上百万的总经理职位的,要是有自称是猎头的来找我,那一定是骗子。 你要想想,年薪几百万的有多少,又有多少跳槽的呢,能够挖走几百万的大佬,这样的猎头公司可是非常稀缺的,估计全世界也就那么几家,剩下的猎头公司都是以中端人才为主的,年薪在20万-100万之间,比如财务经理/市场营销经理。 这些人在市场上并不难找,可以靠LinkedIn或者发招聘启事的方式去找到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在找到后如何筛选合适的候选人。 这种公司比较常见,外资的Hays, Michael Page, Robert Walters(这些是纯招聘背景) Randstad, Manpower, Adecco(这些是派遣公司中做招聘业务的团队)以及内资的几大招聘网站的招聘团队。 其实即使是做猎头,也时不时会被HR要挟做两个低端职位——你不能光吃肉不啃骨头吧。 现在的猎头公司数量庞大,面对激烈的同行竞争,有的猎头公司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做一些比较低端的岗位,在业内如果他们自称猎头会被嘲笑的,不过对于求职者来说,不会特别清楚和在意这种事情 不管是什么岗位,只要是猎头都是不会向候选人收费的,但凡是有向候选人收费那一定是假猎头,而且不会给你找到好的工作岗位,一家正规的猎头公司,你可以去他公司的网站上看到相关企业的信息。 这里还不得不说的是:作为一名候选人应该对猎头好一点。人家也是赚辛苦钱的,无论你做到什么样的地位、多少年薪,尊重猎头朋友对你没坏处。 通过猎头推荐的最大好处是: 有了猎头的背书,你看起来不像一个着急换工作四处投简历的求职者。 企业看到有人投简历时,其心情是复杂的,既高兴也有担心。 担心的是这位求职者这么踊跃投简历是不是在原公司待不下去了?是不是和同事没法相处?是不是工作能力差? 理论上公司里最好的人才,都是被公司小心伺候着以防被人挖走的,这种人才大多无意跳槽,在LinkedIn上叫做被动人才Passive Talent(这也是LinkedIn的卖点,Recruiter可以直接搜索接触被动人才)。 所以我才反复说,求职者找工作,要有针对性地投递简历。海投,很容易被认为在原公司待不下去了。 最后 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也可以成为我们自身认识自我提升的契机。 即使没有跳槽的想法,定期和猎头保持互动,隔两年去面试几家公司,对于掌握市场行情,提升沟通能力,反省自身岗位价值都有积极意义。 总结一下: 保持良好的心态,有针对性地投递简历,对身边的猎头朋友好一点,他们也不容易。 最后祝愿所有小伙伴们都能找到如意工作。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