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融资项目在国内很常见,除了产品和行业不同之外,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唏嘘扼腕的故事。创业团队自己撰写的项目计划书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有几个硬伤是经常出现的,值得汲取经验和教训。 ● 关于行业前景的分析与项目前景混为一谈或者空洞的口号式说法 以我们曾经接手的一个手机游戏融资为例,不使用传统的PRG模式,没有太多的动作扮演,而是采用比较适合手机键盘输入的文字模式,游戏人通过参与故事情节,来PK其他游戏玩主,因此,这种游戏目前在手机类游戏中多少有点与众不同,对于这个项目市场前景的分析需要较准确的界定,虽然有难度,但必须分析这个细分市场,才能让投资者信服。 但创业团队通篇都在谈论整个手机行业未来前景是如何美妙,手机游戏行业将遇到前所未有的井喷行情,潜在用户数量如何庞大,整个市场销售额预计会达到多大等等。而实际上,因为带宽的限制,以及手机键盘操作的局限,现在最火的PRG类手机游戏还远处于发展初期,在3G没有上马之前,不大可能出现预期的火爆场面。反而是文字类的手机游戏(也就是这个项目使用的技术)更适合目前的网络状况,这样一个基于PRG游戏为主的行业分析,既没有说清自己项目的优势和前景,还误导了投资者。计划书中对市场规模的预测数据基本都失去了参考价值。 更多的市场分析可以归为“市场好好,潜力大大,发展广阔,商机无限”一类的口号式宣传,有些企业引用专家学者的话,以证明项目的市场价值,如某电子商务网站的计划书写着:世界公认的竞争战略权威迈克尔?波特先生说“关键问题不是是否应该应用因特网技术,而是如何应用它—— 企业根本没有选择,如果它们想保持竞争力的话……”这样的说明方式,对于国外投资者来说,基本不产生任何说服力。 ● 对项目的赢利估计过于乐观或者依据不足 国外投资人最慎重的就是对赢利估算数的判断,往往要进行行业标杆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特别是参考同类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在行业平均赢利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合理的假设条件,做出乐观、中位值和保守估计。而国内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往往表现得大而化之,漫不经心,容易让外商误会为合作方敷衍或不够诚实。 以服装项目为例,项目计划先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规模进行估算,然后估算本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和利润率,与市场总额相乘算出利润额。这个过程看似合理,其实仍存在很重大欠缺。抛开国内市场不谈,在国际市场上,自己的企业能够占到多大份额,利润率是如何确定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是多少,这些计算过程都是有前提假设的,多数的商业计划书都没有明确说明这些假设条件,就给出了估算值,给国外投资人不专业、依据不足或过于乐观的印象。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