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行业求职宝典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宝典 > 行业求职宝典 > 正文

调查:京高校09应届毕业生近4成未找到工作

时间:2018-06-09 19:42 作者: 来源: 人气:

  1/4毕业生首选家乡就业

  高考落幕,600余万新生将被送入大学校园。与此同时,几乎同样数目的高校毕业生将在下个月走出校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将不得不面对几年来日益加剧的就业危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半年仍然失业的73万人中,有51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另外有16万人没有工作,没有学业,处于“啃老”状态。

  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困境,需要全社会“同舟共济”。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西安表示“非常关心大学生的就业”。的确,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帮扶激励措施,试图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

  而对于个体而言,努力就业还是继续学业,自主创业还是替人打工,留在大城市还是“上山下乡”……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几乎失去身份优势的大学毕业生们,将为生存进行切合实际的选择。

  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到底有多深?来自对600余北京高校2009届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截至5月中旬,已签约的比例为21.1%,将近四成大学生未找到工作。

  近期,新京报委托北京锐智阳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通过随机拦截访问的形式,对601名来自北京各类高校2009届应届毕业生的签约情况进行了调查。

  近四成学生暂未找到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截至5月中旬已签约的学生在全部受访者中所占比例较小,仅为21.1%,近四成(39.6%)的学生暂未找到工作,38.6%的学生已经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

  按照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数字,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1万人,其中9万为京籍毕业生,外地生源占12万。

  1.2%大学生考虑西部就业

  在针对不同籍贯毕业生的调查中,57.4%学生首选北京为理想的就业地点。其中,在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信息技术职业学院3所高校中,将北京作为首选工作地点的学生比例超过了80%。

  受访者中,只有25.1%的学生愿优先考虑回家乡就业。另外还有约15%的学生选择了上海、广州、深圳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考虑到西部就业的大学生只有1.2%。

  - 调查分析

  1 逾半数期望月薪超三千

  多数学生选择先渡过眼前“难关”,再图发展

  调查显示,薪酬和福利是40.4%受访者找工作首要考虑的因素。过半数大学生期望月薪在空间和快速提升自身能力的环境”将是他们寻找工作的首选;较少数的学生表示看重单位性质、地理位置、家庭期望。

  这些受访学生的就业选择因素,显示了金融危机下学生在就业选择方面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机会相比而言,一个是眼前生活的保障,一个是未来个人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出,更多的学生选择了先渡过眼前的难关,再图发展。

  2 大学生求职期望值降低

  大部分受访者能接受去小城镇、乡镇企业

  当调查问及“如求职较为困难,你对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能否接受”时,不到一成(9.8%)的学生表示坚决不接受,近半(48.4%)的学生则表示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只有41.8%的学生乐于接受。

  可见,在就业压力下,北京大学生已逐步改变自己的就业标准,更多的大学生已经开始接受并乐于到乡镇企业就业。

  调查还显示,三分之一的受访者不再着重考虑单位性质;半数以上学生表示求职时不关注专业是否对口。

  鉴于目前就业形势,大学生求职的“门槛”放低了,并不强求去大城市、国企,也不再表现出对所学专业的执着。

  3 求职最担心没工作经验

  12.5%的受访学生对就业形势持悲观态度

  对于求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最担忧的问题,36.9%的受访学生表示,没有工作经验是求职中最担心的问题。

  受访学生指出,一方面是有些公司对此比较看重,另一方面工作经验本身在面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他受访者担心的问题依次是受国外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减员,提供岗位减少而竞争加剧;用人单位虚抬文凭,非研究生不要;自己所学专业不够好,等等。还有7.8%学生表示担心用人单位歧视女性。

  尽管大学生们在求职过程中存在各种担心,但只有12.5%的受访者对就业形势明确持悲观的态度。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