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行业求职宝典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宝典 > 行业求职宝典 > 正文

迷茫的毕业生应在实践中认识自我与社会

时间:2018-06-09 19:44 作者: 来源: 人气:

    实习作为从学生生活到社会生活的一种过渡,一次介于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特殊经历,一次没有工作压力的上班体验,一个不曾经历过的生活环境,实习,可以让准毕业生变得更加自信,了解到真正的工作也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难,面对就业,虽然难免紧张,但也不再惶恐。

  行动:突破知识的局限性

  十几年的学校生活,虽然学到了不少理论知识,但实际工作经验的缺乏,使不少学生在临近毕业之际,感到十分的迷茫与惶恐。大学生的迷茫,除了因为没有清晰明确的价值观,还源自与生活、社会的隔膜,没有参与社会和真实的生活的无力感。

  知识积累的优势使大学生拥有比其他人更高的发展平台和更深厚的基础,但知识既开拓了视野,同时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视野。当学生在书本世界中跋涉的时候,他面对的是一个关于“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性”的领域,这是一个无法直接感受到的、浓缩了的、离开了自己生活现实的世界。

  理解了知识的有限性,就可以把握大学生迷茫的一个重要原因,究其实,大学生的迷茫和对于社会的不适应,是由于知识对经验的凌越和片面优先导致的,大学生要真正理解这些书本上的“真理”并建构起“意义”,还取决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阅历,而社会实践能够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促使两个世界交汇,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增进学生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认识和理解,还有利于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行动力是在参与社会、做事情的过程中被激发、被挖掘出来的,参与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决定行动能力的强弱。很多想法,只有去做,才会澄清;只有简单地去做了,才发现很多事情并不复杂;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感觉到生命的力量和活力,才能感觉到我能做到的与我想要做的。因此,行动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状态。某种程度而言,行动比知识更重要,高行动力是更重要的人才素质。我们习惯去外部寻找答案,去别人那里寻求力量和帮助,却忘记了力量就在自己身上,就在自己的行动中。

  实习:实现职业化的途径

  “职业化”就是个性的发展要适应共性的要求,将外在要求内化为自我修养,因此,职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改造自我。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离企业的实际需求肯定有一定的差距,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看重的也不只是单纯的成绩单,而是他们学习和融入的速度,这种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与态度、情商密切相关,而这一点首先取决于对社会和他人的认识和态度。因此,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难题,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职业素质才是大学生最缺乏的,职业化程度低才是大学生就业的“软肋”。

  大学生职业化的途径有很多,比如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都是将自己训练成职业人的渠道。我国大学生的职业化教育比较欠缺,特别是在实习和实践方面。但近些年,不少“先知先觉”的同学开始用自己的努力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成功与成长是伴随终生的人生规划的两个重要方面,实习在这两个方面都能使实习生获益。通过实习,有的同学找到了理想的职位,因为不少大公司通过暑期实习生的方式决定聘用人选,暑期实习成为不少同学成功求职的必由之路;还有的获得了成长的经验,在“短短的三十多天的时间里,似乎一下子成长了很多,对生活、对朋友、对他人都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体会和感悟。实习的收获很多,但真正的收获应该是一些自己能够体会却无以言表的心灵感悟和思想升华”。

  学校和职场采用的是两个不同的评价体系,在工作中,是态度和能力而不是分数更为重要,这决定了在社会实践中的学习,不同于理论和书本的学习,将职业素养体现为态度和行为习惯,不是一日之功,面对职业和社会的要求,大学生应该树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树立书本之外的行动化的学习观念。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要有自省、自知、自觉的意识和理念,带着明确的目标来训练自己,尽快地完成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过渡。有的同学“很庆幸通过实习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大学最后一年,能有针对性地、更加积极主动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集体和团队”。而改变习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职业化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的言谈举止、说话做事,反复练习,减少闭门读书的时间,增加实习实践的时间,学生气就会慢慢退去,社会性格就会慢慢形成,最后使二者达到理想的平衡,迈向职业的通途。(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肖淑珍)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