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乐都县高庙镇大路村出了一个大学生“猪倌”,大名叫李贤,今年32岁。1998年从青海大学饲料工程和动物营养学专业毕业后,边等待分配,边利用所学专业制饲料养猪。虽然没有得到满意的工作,却靠养猪创出了一条致富路。现在他饲养的三元猪存栏达150头,棚圈34间,还建了4个沼气池,用上了清洁能源。今年猪肉价格高,这两天刚售出5头肥猪,净赚3000多元。照他的话说:“铁饭碗当然好,但光等着不行,要有创业的意识,让所学的专业有用武之地。现在我养猪,好年成能有3到4万元的收入,好着哩。” 近年来,素有“文化县”之称的乐都县,回乡大学毕业生日渐增多,就业形势严峻。从2000年至2006年,仅毕业后到县人事局报到的大中专毕业生就达3041人。2007年乐都县被确定为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试点县,乐都县就业局抽调人员深入各乡镇、社区,对近几年大中专毕业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已实现灵活就业的大中专学生达1163人,其中省外就业568人,已签合同266人,参加社会保险126人。从就业类型来看,许多大学生选择在卫生医疗、金融、司法、机电、计算机、工矿企业等灵活就业,还有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社区、家政、保安、餐饮等行业,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实现就业的也比较多。今年乐都县委统战部积极与台商、台胞取得联系,有32名大学生在台商黄健豪的万国国际金融集团上海鑫兆投资有限公司实现了就业。除此之外,在江苏罗普斯金铝业公司、天津美克家具等大中型企业中也有乐都大学生的身影,他们在改变就业观念的同时,也正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