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不仅仅是履历,它的重要作用是展示能力!!! 在阿里常年招聘,筛过各式各样的简历,每到招聘季,筛简历、面试过程非常耗精力,当然,原因之一是我想招非常优秀的人,宁可多花些时间,另一方面, 除了那些不合格的简历之外,还有好多简历语焉不详,不得不在电面时反复确认,同时为了兼顾应聘者感受,又要装作很职业的样子跟他做一些互动,往往这部分有 大量被筛掉的人,这侵占了我的大片时间。为了提高这部分人的简历通过(面试)的效率,列几点建议: 第一,自荐简历一定要署名 招聘季的招聘信息发出去后,邮箱会收到大量简历,邮件标题和附件基本上一大半都是不署名的。简历评估+电面之后,不会每个简历都会写完整评价录入系 统,特别是一些拿不准的简历,想 Hold 一下,等处理完全部之后再翻出来看看,但当 review 这些简历时,从邮件列表中看到的往往是这样的:
第二,务必要有 word 或 pdf 文件的简历 现在好多人简历直接挂网上,或者是 HTML 的,这种简历我处理起来很费劲。阿里内部的招聘系统支持 word 和 pdf 格式支持的最好,我在录入系统时,上传完附件后好多字段直接就被系统读出来了,HTML 的简历支持的最差,传完附件我还要一个个手工去填,花精力在这上面是完全没意义的,而且从我的经验来看,一页 HTML 简历源码能表现的东西实在有限,毕竟我们现在不招初级(P5及以下)前端了,所以 word 和 pdf 格式的载体足够了,多花精力放在简历内容上。 第三,简历要表现出亮点,最好有作品 前端技术现在也分化的厉害,不严格划分的话,有 NodeJS、H5、Hybrid、架构和业务研发等方向,现在库和规范很多,但每个分支的难度、技术基线都类似(比如达到资深所消耗的时间都差不多), 所以全栈通才固然好,每个方向都深入有点太难为人,但至少某一个方向要非常精钻非常深入。所以简历里要重点标出这个长处。实际上九成的简历里的“技能”部 分几乎都是一样的,都差不多把前端用到的技术罗列一遍,毫无意义的占据简历中的黄金地段。 所以,既然全栈不易,不如把自己最擅长的那个语言或技术高亮加粗出来,面试的时候我就直接绕过其他,专从这个“高亮加粗”部分来做一些技术探底了,以此来引导面试官来问你擅长的部分,更有利于你扬长避短。 技术探底一般怎么做?看作品!如果擅长 Node,就看看 NPM 上提交的模块,install 下来演示下,讲讲核心代码。如果是一个组件,就直接看 Demo,讲设计封装思路。如果是一套脚手架工具,直接画架构图,讲原理和适用场景。如果是项目,那就 show 下你作为 PM 发的 Release 邮件!作品不仅仅是这些,也可以是技术专利、设计方案、成功的带人案例、成功的团建案例等,只要内容充实接地气,脉略(可以是代码、也可以是一件事)清 晰,show 的过程中两眼放光唾沫星子乱飞,有这个感觉就对了。所以,简历里要适当带有这些储备好的作品,备着面试时狂秀一下。 第四,突出重点,展示能力 现在招一个能干活的人不难,难的是招一个能解决问题的。特别是像阿里这种业务性的研发,既要从业务方那领需求,又要警惕需求陷阱,准确识别出刚性需 求,出方案,推执行,Release 结果。所以,应对这每个环节所需的技能,最好在简历里有所表现。具体说就是描述每个项目时,不仅要有背景、过程,还要有你为这个项目带来的结果。比如这样 描述项目: 我做了 XX 项目重构,用了 XX 技术方案,克服了 XX 的困难,最终让 XX 这类需求变更可以短平快的被消化,极速研发、快速上线、且数据采集也做到了标准化,研发成本大大降低,数据积累增长迅速,比如 XX ,最后在 XX 产品线中开始推广。 在面试时,这种描述很容易引出有针对性的话题来聊,也正因为简历里有这些铺垫,可以节省大量的面聊时间,更快做出判断。 相比之下,这种描述就不好: (责任编辑:晨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