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行业求职宝典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宝典 > 行业求职宝典 > 正文

百万年薪招不到项目总监 中国AI行业人才严重短缺

时间:2018-07-25 01:19 作者:hongyi 来源: 人气:

  

wKgEUFnpS-GIMorIAABNb1oK50YAAZJDgNJEGcAAE2H588.jpg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使用“趋势财经APP”和“趋势操盘手APP”)

  当下AI领域人才招聘现状是分层的,各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顶尖AI人才,几乎被巨头包揽,而初创公司的人才招聘多以社招和定向培养为主。

  2017年的政府报告中,“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年中时,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是中国首个面向2030年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人工智能领域的高速发展,带动整个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激增。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AAAI(国际人工智能协会)执行委员会成员Toby Walsh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当下技术不是AI发展瓶颈,人才才是.

  站在风口之上

  还有半年多时间,汤珏(化名)就要从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交大)硕士毕业了。他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的方向是NLP(自然语言处理).NLP作为当下AI的主流方向之一,两年前跟随导师选择这一方向研究的汤珏,并未意识到当时的自己站在风口之上。

  两年前的2015年,彭博社撰文称,2015年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标志性的一年。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强大和神经网络研究成本降低,正在让人工智能走入更多领域。但该领域的主导者为谷歌、Facebook、微软、亚马逊以及DeepMind、Magic Leap等垂直企业。中国的BAT相对较为低调沉默,一批围绕着人工智能的初创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主要研究视觉识别的商汤科技于2014年年末成立。当年,香港中文大学汤晓鸥教授领导的计算机视觉研究组发表的论文引起IDG投资人的注意,在投资人的牵引下,商汤科技成立,并获得了IDG的独家投资。2015年下半年,商汤科技迎来了转折点,在剩下只有6个月现金流的状态下,是维持运营,还是继续招揽人才,对CEO徐立来说,都是一条艰难的选择之路。

  徐立选择押宝人才。他当时的判断是,技术的周期分增长期和平稳期,人工智能技术现在属于增长期,这周期人才最稀缺,AI打的就是人才仗,拼的核心还是最顶尖的懂算法的人才。(本文作者为IT时报记者戚夜云报道)

  “所以即使是在融资并不是特别充分的情况下,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笼络人工智能,特别是机器视觉方面的人才,包括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来进行前期的投入,搭建基础的架构,利用这些资源、场景来吸引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人才。”

  在人才紧缺的大背景下,徐立押宝押对了。得益于早期的人才布局,商汤科技的深度学习研究团队拥有18名教授、120余名来自世界名校的博士生,研发团队在与计算机视觉相关的国际顶尖学术杂志和会议上累计发表400多篇论文以及拥有350余件专利。2017年7月,商汤科技宣布完成4.1亿美元B轮融资,创下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单轮融资最高纪录,同时成为全球融资额最高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

  2014年到2017年,国内IT巨头相继布局AI领域,百度研究院四大实验室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SVAIL)、深度学习实验室(IDL)、大数据实验室(BDL)与AR实验室相继成立。

  虽然此前已有优图实验室、What Lab、微信北京研发中心、智能计算与搜索实验室,腾讯在2016年还成立了AI lab,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为主要研究方向。

  阿里核心AI基础技术的提供者iDST(数据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于2016年,更多地偏向消费级产品。

  与此同时,垂直领域企业也百花齐放,出门问问、face++、脸云科技、商汤科技、图森、蓦然认知等企业纷纷成立。根据VC Saas统计,2017年前三季度人工智能领域发生的投融资事件高达215起,他们判断这一数字高峰仍未到来。

  跳槽一次,工资翻番

  行业的热潮带动人才的需求。

  根据拉勾向《IT时报》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底,拉勾平台上AI职位发布数量同比2016年全年增加25.8%,同比2015年增加2.7倍。从供需方面来看,2016年,AI领域,岗位与求职者数量的比例为0.39,2017年岗位与求职者数量的比例为0.77。拉勾分析称,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的增长远不及行业的招聘需求增长。

  于是,顶尖人才的跳槽几乎成为业界常态,越是龙头企业越是常见。业内人士表示,有段时间微软与亚马逊几乎是1:1的状态在互挖墙脚,中国的企业更喜欢挖国外巨头的墙脚,不少企业将实验室设立在美国的一大缘由就是为了方便收揽人才。

(责任编辑: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