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行业求职宝典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宝典 > 行业求职宝典 > 正文

高校大学生最烦高校就业指导课上讲授“官场礼仪”

时间:2018-08-11 03:52 作者:hongyi 来源: 人气:

  中巴车的座位比较多,领导应该安排里面靠窗的位置,然后是第二领导、秘书、翻译……乘电梯是有讲究的,领导应站在靠里面的位置,旁边是第二领导,地位最低的站在门口负责开关电梯。在广西某重点高校的“职场礼仪”就业指导课上,如何与领导吃饭、如何给领导敬酒、如何与领导坐车等技巧都是老师讲授的内容。不少学生对这“官场礼仪”课非常反感。(5月21日《中国青年报》)

  主持人: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凡事要讲求“规矩”。就拿“官场礼仪”来说,现实中广泛流行的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早已溶进一些人的血液里,体现在一些具体生活细节中,譬如吃饭就座、敬酒、坐车、乘电梯等等。值得强调的是,这些不仅流行于党政机关单位,也盛行于企事业单位。虽然说“存在就是合理的”,但高校开设课程传授“官场礼仪”,是耶?非耶?敬请各抒己见。

  司马童(杭州 媒体从业者):别一听“官场礼仪”就想到奴颜婢膝。尊敬长者不等于逢迎上级,善循礼仪也并非“官场油子”。所谓“尊长前、声要低”之类,本身就需要大学生学习掌握。我们不能一听“官场礼仪”就反感,甚至认为遵从“官场礼仪”就是没有人格。

  夷希微(济南 公务员):是啊!“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不认为大学开设“官场礼仪”课有啥不妥。大学生步入社会,必然和各种各样的上司交往,假如不懂起码的“官场礼仪”,别人会认为你不成熟、不会来事,不喜欢你甚至反感你。如此,谈何个人发展?求职就业首先要学会适应社会,否则就可能被社会淘汰。

  汪代华(安徽 退休教师):我不认同你们这些观点。老师教学生如何接近上级和讨好领导,如何面对复杂的官场、圆滑的人际关系,这些所谓的“就业指导”,说穿了不过是教学生如何溜须拍马、揣摸领导意图、遵守官场潜规则而已。这样的教育想把大学生引向何方?有这种礼仪的熏陶和教育,将来社会中岂不又多了一些“圆滑世故”的新生力量?教学生“官场礼仪”传递了一个可怕的信号:官场复杂,潜规则多,唯有学会“官场礼仪”,才能有立足之地。

  乾羽(南京 高校教师):别把矛头指向教授“官场礼仪”的大学。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正视,人活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不可能摆脱社会规则而随心所欲。由于大学生年轻气盛,说话做事过于自我随意,在人际交往方面补补课是好事,否则他们就会在社会上碰壁和吃亏。由于“官场礼仪”如此稳固地存在着,学校才要把它引入教学中。与其说是埋怨教学,倒不如说是对“官场礼仪”的逃避。

(责任编辑: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