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写作秘籍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创业计划书 > 写作秘籍 > 正文

如何评审大学生创业计划书(2)

时间:2015-10-04 03:42 作者: 来源: 人气:

  单单有了令人叫绝的新颖项目还不够,下面就要看项目的可行性了。但是,项目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往往恰恰构成了一个悖论,越是新、奇、特,剑走偏锋的项目,越是要经受现实可行性的严峻考验。这里需要着重强调一下,有些企业界或投资公司的评审导师,习惯于用校外的商业实战标准来评审大学生创业计划书,这就容易导致标准的错位。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是一份“学生作业”,不可避免有些纸上谈兵,主观色彩痕迹明显,如果苛求参赛作品一定要有现实可行性,就可能严重抹杀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所以,每次在评审合议时,我都会和专家们沟通,希望大家网开一面,在可行性问题上采取灵活标准:对不但新颖,又具备现实操作可行性的项目当然应该加分;对那些富有创意、各章节整体表现优秀、格式内容到位,但难以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中真正实施的作品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还应该给予适当的肯定。

  还有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重技术、轻营销”,很多参赛同学非常重视项目的技术含量,往往用大量篇幅来证明自己项目的先进性,不厌其烦地列举国际国内相关行业的对比数据,一再强调自己产品的性价比远远超出现在市场同类产品,而在营销策划、组织管理等环节上乏善可陈,给人应付了事的感觉。笔者认为,这样的作品如果是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定是优秀成果。但是,作为创业计划书大赛,其竞赛主旨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而更多的是商业运作能力的比拼,是市场经营层面的较量。如果仅仅突出技术的优越性,整个作品就成了一本“科研项目说明书”,体现不出参赛同学在创业运作方面的综合素质。有些评审专家也的确比较青睐这种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的作品,我对此不敢苟同,因为,事实上,很多此类作品的技术都是“假借”本校教授的尖端科研成果来参赛的很难想象一个具有极高含金量和巨大市场潜力的技术,能够交给初出茅庐、尚不谙世事的大学生们来做市场孵化。所以,如果过于看重项目本身的技术优势,似乎偏离了创业大赛的诉求,对没能搞到高技术,但展现出优异的商业综合水准的参赛同学也有失公允。

  我在评审中更看重参赛作品在营销策略方面的创新,看看有没有巧妙的市场博弈的好思路,这方面应该是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的亮点所在。大赛考评的就是你们的商业运作手法,就是看你们如何极尽所能设计商业模式,制定价格策略,另辟蹊径,寻找市场突破口,与同类产品展开营销竞争,实现商业成功。

编辑 马燕捧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