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址“结伴”儿童活动场所 开在工体的店不是汪女士的第一家店面。她的第一家店在中国科技馆:“那时,坐着公共汽车满大街找店面。” 有一天,汪女士坐车路过中国科技馆,正逢暑期,广场里全都是孩子在玩耍。这该是个不错的地方!几经努力,汪女士终于租到了位于科技馆B馆的一块空间。开店当天,在没有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店里的营业额就达到2000多元。 虽说关于中国科技馆的介绍里,称它担负着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职能,但来这里参观的以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为主。 而工体的店开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的南侧,是京城有名的儿童室内休闲健康游乐园,里面的健身娱乐项目适合从1岁到十几岁不等的孩童。近几年,外地游客来京游玩的时候,如果是带着孩子,“翻斗乐”成为继北京动物园之外孩子们的最乐意光顾的地方。 麦蒂熊选址在“翻斗乐”的入口处,无疑是延续了汪女士第一家店的选址理念,看重以儿童及其家长为主的消费群体。 除了上述两家店,汪女士在中关村购物中心等地还相继开了新店,不过,后来在选址方面汪女士的思路有些变化。像中关村购物中心,主要的消费群体应该是时尚青年男女,因此,麦蒂熊的目标消费者更多地似乎以成人玩具为主。事实上,玩具店果真迷倒了一批成年顾客,据店员说:“一位女士,差不多一两个月就要买个娃娃,每季还要来给娃娃换身当时当令的衣服。不是她家孩子多,这都是她自己玩的。” 从手工作坊走向专业化发展 开店伊始,汪女士就有了一个大的目标:做一所百年老店。她说:“你如果不想做百年老店,可能一年都做不了”。 但是,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资源从哪里来?曾经,汪女士把目光投向这几年风头比较劲的风险投资,但是她无法接受风险投资商要求拥有品牌的要求。后来,汪女士了解到“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OUTH BUSINESS CHINA,简称YBC)”,而且,当时正好该组织第一次在北京地区选拔青年创业者。递交了计划书,经过严格的面试,汪女士从几百人中胜出,成为YBC北京办公室资助的第一批人。 据了解,这项青年创业教育项目,是2003年初由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共同倡导发起的,通过接受社会捐赠和资助,建立青年创业专项基金。除了资金方面的资助,YBC还为创业者提供了“一对一”创业导师。创业导师由成功企业家志愿担任,给创业者为期3年的陪伴式创业指导。 中,汪女士就意识到:“这个项目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必须找一个行业内的合作伙伴。”后来在 YBC老师的帮助下,汪女士得到了中国最成功的童装品牌之一——派克兰帝的支持,该公司为她提供了资金、渠道以及市场经验,同时提供专业化的团队协助她工作,解决了毛绒玩具设计、采购、生产、渠道等大难题,也让汪女士的麦蒂熊店从个人创业的手工作坊走向专业化规模发展。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