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对于如何选择专业上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有很多家长咨询我相关的问题,所以我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如何从五个维度来分析一个高校专业和就业质量。 维度一:就业结构-条条大路通罗马,选好目标最关键 文学家柳青曾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个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大学与其他阶段的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学是通向社会的最后一个关键阶段,未来人生道路的走向往往取决于大学毕业时的就业选择。 就业结构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区分:一是就业性质,即通常说的升学、出国出境或选择单位就业、参军入伍、自主创业等;二是单位性质,指的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企和民营企业等各种就业单位的性质;三是地域流向,也是通常说的去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就业,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业还是到中小城市乃至基层农村就业。 不同的毕业生对上述这些指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考生一旦明确了将来毕业后的方向,某些指标对其就会有比较特殊的意义。比方说某同学矢志在学业上更进一步,准备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进而在经济发达地区从事研究性工作,那么一所高校以往毕业生就业地域、升学率和到科研机构工作的比率就是非常值得本人注意的参考因素。 维度二:社会认可度-就业质量的外化,大家认可才算好 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单位声望、单位文化、职业声望、人际关系等方面。其中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单位声望、职业声望是最核心的部分。具体来说,劳动保障是指企业福利待遇的满意度;劳动安全主要是工作场所是否整洁舒适、安全设施是否齐全等对工作条件的满意度;单位声望主要是用人单位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影响力;职业声望主要是某个职业在社会上的受尊重程度。 社会认可度也可以说是对个体工作的社会满意度。比如,教师职业因为社会普遍的尊师重教风气以及较好的福利待遇保障等因素受到公众普遍的认同和肯定,让人觉得从事教师职业“很有面子”。高三考生熟悉的往往也是那些社会认可度比较高的职业。 维度三:入职匹配度-行当选择很重要,高手也怕入错行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所谓行业的选择指的就是入职匹配的问题。所谓入职匹配,就是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征,而每一种职业因其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方式不同,对人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等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考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应选择与个体特征相适合的职业。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