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招聘企业来说,只要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一条招聘信息即可,而不必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召开招聘会,或者请猎头公司代理;且由于微博的覆盖面广、转发评论速度快,使得微招聘的效率比传统招聘更高。而简明的发展线式的 “微简历”也能够让招聘单位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求职者,以判断其是否符合招聘要求。 但另一方面,微博招聘也有其弊端,微博140字所能承载的信息量过少、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有力保证等,都是摆在微招聘面前不容忽略的问题。 首先是微博上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有力的保证。由于微博具有半开放型的特征,即便是已经得到认证的信息,有些仍然存在着虚假成分。而对于求职与招聘来说,涉及到具体岗位职责、能力、薪资、工作环境复杂的内容,信息的真实性能够得以保证,才是招聘工作的主要要求。 微博求职的成功率不高也是其存在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国求职网对微博求职者的调查,只有22%的网友认为这种求职有效果,而通过微博求职的成功率更是不到3%。资深互联网人士陈亮认为,通过“微简历”或“微招聘”,首先达成双方初步的求职招聘意向,这是可能的,但求职者最终要成功入职,还需坐下来面谈。微应用风生水起 近年来,微博在国内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权威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数量从上年的6311万暴涨至1。95亿,半年新增用户1。32亿,增长率超过200%。分析人士指出,急剧膨胀的微博用户正在改变着互联网的舆论格局,百余字的“微言”蕴藏着不可小觑的力量,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 得益于微博的盛行,各种微应用也随之而产生,“微小说”、“微视频”、“微博游戏”、“微访谈”、“微直播”等基于微博平台的各种应用层出不穷。姑且不论微招聘的利弊之说,“微简历”让人们看到了通过微博平台所不断扩展出来的多样的、丰富的应用。对于具体应用而言,“微简历”确实为企业与求职者增添了招聘及应聘的新渠道。 进而,对于整个微博行业而言,随着微博平台的开发越来越得以完善,正如微简历能够流行一样,未来一定还会演变出更多的微博应用,并将影响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生活。而正是看到了微应用所存在的巨大商业价值,一场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微博经济”大战正徐徐拉开帷幕。 新浪、凤凰、腾讯等一些新媒体日前分别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除了宣布注册用户数、财报等创新高之外,各大门户网站也纷纷表示,已将微博当成是未来极有发展空间的商业模式。据悉,新浪微博将于今年第三季推出“微币”,它的价值相当于1元人民币的虚拟货币,可以用于购买虚拟道具和第三方应用开发商提供的各种服务。而凤凰网方面,更是表示将尽快推出快博,将其作为微博的差异化升级版。 编辑 卫香香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