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行业求职宝典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宝典 > 行业求职宝典 > 正文

金融业人才需求风云突变 具备这些素质可能更受欢迎!

时间:2019-01-21 07:14 作者:逆风飞扬 来源:网络媒体 人气:

  缩编、裁员,身在金融业的你,是不是感觉压力山大!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您可能还要和机器人抢饭碗呢!

  金融业人才需求正面临多种变化。

  金融业寒冬,应届生出路在哪里?

 

  金融业寒冬,大概是2019届毕业生校招过程中感受最深刻的词之一。

  “原本我的就业目标是券商啊!”硕士毕业于国内某985高校经济学专业的伊伊(化名)告诉上证报记者。

  过程并不如意。伊伊在券商研究所实习了一年多,两次通过转正答辩,最后仍被告知:研究所今年不招人!不招人!不招人!

  伊伊只好加入了秋招大军。

  “由于券商的缩招,大家都涌向银行业或者房地产业,所以不管什么小银行或者小地产都能遇到清北复交的学生,竞争非常激烈。”伊伊说。

  伊伊是幸运的,后来终于在一家国有投资公司找到了理想职位。

  但回想起整个求职过程, 她仍用了“曲折”两字形容。她说,同学们和她感受差不多,都不容易。

  “互联网行业也在缩招吧!”磊磊(化名)对上证报记者说。他也就读于国内某985高校,2019年将硕士毕业。

  看着不少学长学姐拿到了互联网龙头企业的offer,磊磊蠢蠢欲动,早早谋划。

  在国内某知名电商平台实习近半年后,磊磊拿到了该平台的口头offer,但是盼星星盼月亮,还是没等来正式的录用通知。

  “一经打听,我才知道我们这一批的正式offer已经被暗暗取消了。”磊磊愤愤地说,他没有一直傻等,赶紧再投简历、面试,最后去了另外一家小规模的电商平台。

  2019年就业大军有多大?有多少能像伊伊、磊磊一样,最后顺利找到工作,又有多少还在求职路上徘徊?

  而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同志的最新披露,2019年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仍然保持在1500万人以上,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达834万人,再创新高。同时,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要和机器人抢饭吃?

 

  和应届毕业生不同,在职人士则有着不一样的担心。

  在上海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小敏(化名)向记者述说了他的纠结之处:是不是要跳槽去在线教育行业?

  “今年金融业一片惨淡,我好多同事转行做在线教育去了!”小敏说,他这些同事应该也不懂教育,很多是从银行转过来的。

  去年刚加入国内某团购公司的小星(化名)最近也心有戚戚:“我们公司最近在裁员,而且裁掉了很多2018届的毕业生,现在人人自危。”

  当下,如果你以为只要和同行的小伙伴抢offer就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没错,你还要和机器人抢offer!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取代人力、电子银行取代物理网点的呼声越来越高。叠加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网络银行等的夹击,越来越多的银行物理网点关闭。

  联讯证券研报指出,根据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数据统计发现,自2016年5月30日至2018年5月28日,我国银行物理网点共退出4591家。其中,2016年退出1259家,2017年退出2540家,2018年退出792家。从 2017年后半年开始,银行退出网点数目同比增速平均是55%。

 

  记者还获悉,和银行网点类似,券商营业部也普遍面临降薪裁员勒紧裤带的窘境。

  亟需复合型人才

 

  金融机构在思考智能化、多元化转型,金融业从业人员也不得不转型了!

  往那里转?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近日发布的《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圈校友职涯发展调研白皮书》将为你支招。

  首先必须认清两大现实:

  第一,受当前国内外宏观局势影响,中国金融行业人才需求趋于饱和,既有的从业者面临优胜劣汰的压力,这是目前不容忽视的一个现状。

  第二,随着新的金融业态不断涌现,金融体系的分工门类也在不断增加,金融业态呈现出金融与科技日益结合的趋势。

 

  划重点:白皮书认为,大数据与金融科技的发展催生了金融行业对于“金融+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目前看来这一块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新风口。此外,综合性的金融人才也将备受青睐。

  也就是说,专才+全才才是合格金融人才!未来的你,既要看得懂报表,还要写得出程序!

金融业人才需求风云突变 具备这些素质可能更受欢迎!

(责任编辑: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