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 requests比较重要,主要是回答一些问题。比如CEO、产品经理从报表上看出营业额降低了,想找出原因一般都会找Data requests。产品经理如果在某个区块检查发现注册成功率下降了,如果工程师没有bug,就要从Data requests那里找原因了。 Explorative analysis比Data requests更进一步。Data requests是被动的,别人发现问题会问你为什么,而Explorative analysis是从数据中发掘有趣、创新的项目,帮助决策者发现问题、发掘新机,规划处产品的路线图。 Modeling主要是做统计建模,回答一些更具体更有趣的问题。比如亚马逊要购买商品,页面下面会出现“你可能还感兴趣的商品是什么……”这就是Modeling主要会去研究、分析客户的方向。 再来将一些更为实际的BA面试流程。过程其实和其他面试没有太大区别。Job application阶段就是提交求职简历;HR Screening会刨根问底,包括你之前的工作背景,现在为什么要从事这个行业,为什么要跳槽等等;如果交流顺利,会进入Phone interview阶段。Google和Facebook会专门打电话给求职者问一些问题,其他公司可能会让你做题,通过后再正式interview。 假设以上一切顺利,会进入最后Onsite阶段。一般在公司花一天的时间,Google和Facebook会进行五轮的面试。每轮30分钟-1小时不等,不同interviewer会面试不同的问题。 interview questions一般会分为三类; 第一是行为类问题:比如为什么会对我们公司感兴趣;你之前的工作和学习当中有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软技能,检测面试者在性格、为人处事方面的情况。 第二是专业技能类问题:对于BA来说,要说technical,最重要的语言还是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一种特殊目的的编程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 第三是案例类问题:给出一个具体的实例,让你去分析其中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回答这一类问题“套路”很深,主要还是考量对公司业务、产品是否了解;还有就是面试者的逻辑思维是否清晰。 BA面试主要考量面试者哪些方面: 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还要考察你对这个行业的认知是否跟得上发展,或有超前意识;还有你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否流畅,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全面性以及软技能等等。 面试过程中常见的失败原因: 我在Google参与了100多次面试,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一般失败的原因并不是你不够聪明、能力不够强,经历不够丰富,而是从你的经历中能提供的信息能不能与你的岗位match。建议投简历前,对公司和岗位有透彻的了解,有目的性地去修改简历;面试时回答问题时能够对准面试官的“胃口”。 其他就是一些小细节:比如简历的措辞、语法、用词千万不能出错,这样面试第一关都过不来;还有就是面试者个人背景的契合度 ,对面试是否成功也有所影响。 BA工作投简历的渠道: 一个就是Linkedin,一个就是Networking:亲戚朋友内推和在不同社交场合结交更多对你有帮助的朋友等。 (责任编辑:晨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