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数字孪生在这里孕育 ——Bentley开启数字化领导力培养新模式 中国电力新闻网 记者 李燕 通讯员 李施旋 随着数据协同和云端互联领域热词的推陈出新,参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各方,也正在致力于从顶层设计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维度进行探索,力求在意识上取长补短,在技术上少走弯路。 在这种趋势推动下,致力于引领全球基础设施设计、施工、运营的综合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Bentley软件公司已经率先有所动作:3月21日,该公司在京宣布设立Bentley北京数字化高级进修学院,将其作为分享先进知识、确立最佳实践、推动高端对话的中心平台,与各界一起探索数字化工作流、技术和概念在中国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未来。 开放式培养平台:立足实践 引导决策 “我们非常期待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定期举办数字化专家讲堂和研讨会,并与大家在这里就中国基础设施项目的发展分享前瞻思想。该学院将成为我们在中国推动数字化持续升级的第一中心,与合作伙伴共同解决基础设施项目中的未来挑战,把一系列优秀的实践经验进行广泛推广,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中国的应用。”Bentley软件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北亚区总裁刘德盛在开幕式致辞中表达了与中国政府、行业协会、设计研究院和行业标准机构协作的强烈意愿。 以北京为新的开始,Bentley软件公司将坚持公益性目标,在中国其他重点城市陆续设立分院,明确专注主题,分别服务于公路、铁路、数字城市、发电、流程工业、变电站、水、勘测等行业,与当前以及未来的大量用户和渠道合作伙伴携手,努力建设一个适合中国实践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北京数字化高级进修学院是全球网络的一部分,将与整个行业一起促进全世界范围的知识交流。北京中心将与新加坡、浦那、迪拜、伦敦和休斯敦的学院保持密切联系,不会局限于任何一个地区或任何一场会议,让行业专家在对话中激发灵感,支持利益相关方利用数字化环境、数据和工作流全面优化项目成果。”扎根中国多年的刘德盛坦言:“未来三年,我们计划将在中国开设30多个分院。” 拥有流利中文和丰富跨文化生活经历的Bentley软件公司数字化高级进修学院经理祖华钧,已经在伦敦的Crossrail等大型项目中深刻感受到了这种学院型交流平台的实时效果和前瞻影响。“Bentley软件公司旗下的Bentley Institute创立数字化高级进修学院,旨在为行业创新者提供一个独特的中立环境,让他们可以开放地讨论面临的挑战和最佳实践,加速和优化数字化(BIM)战略。我们将与行业人士一起推动知识交流,利用以流程为中心的方法,在数字和物理资产的创建和运行中,为实现以结果为目标导向提供支持。” 数字孪生:一种超乎想象的应用未来 从十年前来到中国率先引入数字化三维设计,到今天站在全球大数据浪潮顶端为基础设施数字孪生模型提供开放、可扩展的平台——iTwin Services,Bentley在中国的发展,像其他领域的全球化品牌服务一样,已经用扎实高效的本土化植入和超越地域文化局限的全产业资源最优配置,逐步走向了专业领域引领者的云端。包括开放互连数据环境(CED)中的iModelHub、实景建模以及网页可视化技术在内,iTwin Services体系能够借助一系列日趋成熟的云服务,帮助使用者组织创建、可视化和分析基础设施项目和资产的数字孪生模型。这一理念,恰好迎合了工业4.0时代全新应用场景搭建所带动的数字化需求,也让以数据交互、共享协同为主要特征和核心资产的新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找到了现实可行的道路。 对此,Bentley软件公司全球副总裁李翔作为全程实践者和见证者感慨颇深:“早期,为了推广方便,我们简单将基础设施数字化称为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十年来,中国在数字化成长中经历了从无到有,正在逐步走向与国际接轨的水平线,也遇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存储等技术的推动。这时候,观念改变、决策支持、平台协同、人才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更专业地看待问题,不能再对错误的意识置之不理。中国的优势在于变化和发展,我们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体量,而且从政府到企业都有志于做一些能够引领未来、改变现在的事情。这种热情是推进数字化向高阶转变的重要力量。今天,我们开始一如既往地把新理念带进来,并且希望更多同行者能够一起思考。” (责任编辑:晨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