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简历技巧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简历 > 简历技巧 > 正文

西南大学硕士生导师方有国教授简介(2)

时间:2019-05-31 23:56 作者:逆风飞扬 来源:网络媒体 人气:

  简历:
  方有国,重庆市忠县人,197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并留校任教,先后参加过“写作”、“说唱文艺”课教学。1982至1983年到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进修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1985年进中国音韵学会第三期研究班学习,1986年考取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研究生,师从刘又辛教授和林序达教授学习,1989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9年任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1993年任副教授,1997年任硕士导师,2001年任教授。
  主要成就:
  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和研究。主讲中文系本专科专业基础课“古代汉语”、选修课“古汉语语法”,硕士研究生学位课“汉语语法研究概论”、“古代汉语语法研究”、“汉语语法学史”、“专业专书导读”等。还讲授“大学语文”和“医古文”。1993年始开设硕士学位课程,1999年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已先后招收7名。主要参研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字发展史”(已完成),主持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先秦汉语实词语法化研究》(已立项),出版学术著作(合作或独立)7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多篇。先后获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市、教育部等科研优秀成果奖。
  学术职务与社会职务:
  中国语言学会会员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员
  重庆市语言学会理事。

 
论文:  

  专著:
  《古代汉语辅导与练习》(合作),重庆出版社,1988年。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词典》(参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经史百家杂钞今注》(参注),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年。
  《重庆方言词解》(合作),西南师大出版社,1996年。
  《传世藏书十三经注疏(点校)》(合作),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
  《汉字发展史纲要》(合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
  主要论文:
  《“之”“其”活用浅议》,《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5期(增刊)。
  《也释“沦胥”》,《古汉语研究》1989年第3期。
  《论“有以”“无以”的形成和结构关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古汉语“为”字被动句结构考辨》,《重庆师院学报》1992年第3期。
  《上古汉语“以A为B”的变换结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莫之或止”解》,《古汉语研究》1993年第1期。
  《上古“为”尾句的演化》,西南师大中文系《汉语史论文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年。
  《〈汉语大字典〉虚词训释辨正》,《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也谈“乐岁终生饱(苦)”的释义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语言文字学》1998年第1期转载。
  《〈诗经〉虚词“止”复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上古汉语“所”字与所字结构再研究》,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2000年。
  《〈诗经〉“数+斯+名”结构辨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医籍词语札记》,《文献》2000年第2期。
  《古汉语主谓间“而”字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专著:
  《古代汉语辅导与练习》(合作),重庆出版社,1988年。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词典》(参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经史百家杂钞今注》(参注),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年。
  《重庆方言词解》(合作),西南师大出版社,1996年。
  《传世藏书十三经注疏(点校)》(合作),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
  《汉字发展史纲要》(合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
  主要论文:
  《“之”“其”活用浅议》,《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5期(增刊)。
  《也释“沦胥”》,《古汉语研究》1989年第3期。
  《论“有以”“无以”的形成和结构关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古汉语“为”字被动句结构考辨》,《重庆师院学报》1992年第3期。
  《上古汉语“以A为B”的变换结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莫之或止”解》,《古汉语研究》1993年第1期。
  《上古“为”尾句的演化》,西南师大中文系《汉语史论文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年。
  《〈汉语大字典〉虚词训释辨正》,《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也谈“乐岁终生饱(苦)”的释义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语言文字学》1998年第1期转载。
  《〈诗经〉虚词“止”复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上古汉语“所”字与所字结构再研究》,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2000年。
  《〈诗经〉“数+斯+名”结构辨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医籍词语札记》,《文献》2000年第2期。
  《古汉语主谓间“而”字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项目:    

西南大学部分导师

联系方式

邮箱: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