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创业教学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教学实训 > 创业教学 > 正文

创业教育 以“新”求胜(2)

时间:2019-07-21 07:39 作者:飞扬 来源:媒体 人气:

20年来,浙江大学推进多课堂融通,坚持科教融合、产学一体、国际化引领,系统构建以多课堂融通为过程,开环开放为支撑,多元互动的协同治理为保障的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了以“专业+创新能力+创业素质”为特色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国际合作创业教育+海内外联动创业”为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交叉协同

从浙大西溪校区北门向西走几百米,就来到李晨啸自己的创业公司。从浙大广告学专业大三学生到科技公司创业者,李晨啸的身份切换得自然,因为这样的日子他已经过了快一年。

Stepbeats是李晨啸开发的一款APP,它将Step(步伐)和Beats(节奏)结合在一起,能够在用户跑步时调用手机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用户的跑步状态和跑步速度,借助人工智能和算法生成音乐,每个用户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节奏。李晨啸说:“创业只是一种手段和成长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不断输出作品,保持活力和创新。”

在浙大,支持学生们将创新创业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平台很多。学校建有20余个实践教育平台,拥有国、省、校、院四级创新训练计划,学科竞赛66项,创业大赛19项,学生创业组织29个。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项淑芳说:“通过组织实地参观、开展创业分享、优化实践生态,学生们能够在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中激发创新思维,开阔眼界,接受训练。”

2015年,学校开辟出首个校内孵化器“紫金创业元空间”,从这里成长起来的创业项目,有的估值已经过亿。目前浙江大学有近7万平方米的创业实践场地向学生开放。

浙江大学还以创新创业学院为枢纽,建立多部门协同的管理体系,考核院系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健全教学和科研业绩评价和成果转化机制,激励师生协同创业。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17日第1版 

(责任编辑: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