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国内传统“大厂”、行业巨头、新兴初创企业、外资企业纷纷加码,抛出高薪橄榄枝,争夺跨界领域优秀人才,尤其是优秀的海外归国青年人才。 Jessica坦言,大部分求职者倾向于选择稳健发展的传统行业,而新兴跨界领域仍是少数求职者的选择。为此,建议企业在招聘时应有选择性地调整企业的预期和标准,专注于选择合适的人才,而非片面追求纸面上“最优秀”的人才。 新兴赛道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企业将较为频繁地调整业务范围,这对求职者应对变化的能力也是一大考验。 对企业而言,如何判断哪些求职者具有“拥抱”变化的能力绝非易事。Jessica认为,一些学历背景好的求职者对项目方向比较执着,对研究领域有一定的情怀,因此部分人并不能很好的适应不断调整赛道的企业。为此,在前提交流的过程中,瀚纳仕会致力于帮助企业遴选出适应快速变化环境、成长空间较大的求职者。 过去一年多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大批海外人才回流,但回流后往往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一些初创企业在迅速扩张之际,虽然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但多数存在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作形式不灵活、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等问题,给回流人才造成了逆向的文化冲击。 当前,包括回流人才在内,越来越多的求职者更加重视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一改以往只重视薪资待遇的局面,转而对企业文化、灵活工作模式、职业发展路径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瀚纳仕建议,企业应该更加重视自身企业文化的培育,打造学习型企业,构建人才发展战略,才能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人群画像:这个行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谁才是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企业心目中理想员工呢?瀚纳仕《中国大陆科技行业报告》指出,企业对年轻化、高学历、有经验的专业人才最为青睐。 首先,人工智能+医疗健康行业是新赛道、新领域,创业公司的创始团队非常年轻,因此也更偏好硕士毕业1-3年的求职者或博士应届毕业生。根据瀚纳仕的统计数据,工作年限0-5年的算法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等岗位需求较多。而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快速演变的大背景下,大型企业也认为年轻人更加容易把握技术进步的脉搏,也更容易被塑造成公司所需的专业人才。 其二,企业更为看重出众的教育背景。行业对求职者学历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为国内顶尖高校或海外知名高校的硕士和博士。 第三,具有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过硬人工智能项目经历的求职者在应聘时更具竞争力,也更易受到企业的追捧。 第四是出色的软实力。卓越的沟通能力,时刻保持商业前沿理念,勇于拥抱变化的心态,都是跨界领域人才应具备的技能点。 对于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领域的90后的新血求职者,Jessica也给出了建议。年轻求职者容易陷入自我焦虑,或受到他人影响,产生攀比心理,陷入同伴压力之中。为此,Jessica建议求职者保持积极开放心态,主动拥抱行业的变化,并且保持不断学习的习惯;在面试的时候,勇敢做自已,展现最真实的一面,同面试官坦诚交流,避免过度包装。同时,打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将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等硬性指标同沟通能力、商业理念等软性指标有机结合。 (责任编辑:晨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