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求职宝典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宝典 > 正文

2016大学毕业生求职故事集

时间:2016-07-25 11:16 作者:陶陶 来源:千里马校园网 人气: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民生话题。眼下,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已毕业离校,找到工作的学生开始崭新的职场生活,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学生还在求职路上继续拼搏。从学校到社会,从“纸上谈兵”的职业规划,到现实中的求职之旅,每名毕业生的就业过程都是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应届毕业生网小编分享了一些故事,快来阅读了解吧!

  计算机大学毕业生求职故事

  摘要:我这样的人希望成为一个类似盖茨或者是谁谁那样的“编程高手”。那么多年后我终于发现: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编程高手”……

  快要离开学校了,同学们相遇都习惯性地相互询问:“签了吗?哪?做什么?”我总是轻松自然地回答:“签了,准备到一学校做计算机老师。”熟悉我这四年来生活的同学都会笑着祝贺我梦想成真,而不太熟悉我的人则都会有点惊愕地询问怎么做起老师来了。

  是啊,我怎么会做起老师来了呢?并不是说教师这份职业不好,只是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从高二选择了3+综合+物理后,我这样的人希望成为一个类似盖茨或者是谁谁那样的“编程高手”。那么多年后我终于发现: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编程高手”。现实而直接一点地说:无奈或一时激动选择了计算机专业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编程高手”。

  高二时,被物理老师拿着的大叠IT专业名单所迷惑,虽然自己更喜欢天文地理,但还是选了物理;高考填志愿时,被班主任对计算机专业的顶礼膜拜所蒙骗,虽然自己更喜欢文科类专业,但“IT”的光环让我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于是做起了成为IT精英的梦,只是这样一个用二年甚至更长时间编织起来的梦想,在大一时被那一串串长长的C代码辗得粉碎,想想自己下半生甚至要和那些代码为伴,常常觉得后怕。一年后,我明白自己不适合做一个程序员!无论是性格上还是兴趣上,我都不适合做一个纯粹搞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人,但难道我注定要从事这样一份让我痛苦的职业?

  前方已无路,希望在转角。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当我知道因为一些我难以克服的原因,不可能成为“编程高手”时,我选择了转弯。虽然不喜欢计算机专业不想做程序员,但完全把自己的专业抛弃,这样的转弯成本太高,最后一个朋友建议“往计算机相关专业,但主要不是搞技术的方面靠拢”。一语惊醒梦中人,非纯技术类的计算机相关领域很大,绝对有适合自己的。于是,一个有可能误人子弟的计算机老师诞生了。

  选择了这个转角后自己豁然开朗,开始自学教育学方面的资料,但这不意味着我将是一个可能误人子弟的计算机老师,计算机专业方面的东西我依然在努力地学,只是已经不再痛苦地幻想自己的程序员生涯了。接下来的三年,我一边努力掌握计算机知识,一边自学教育学相关知识,并找机会出外实践。

  现在,转眼毕业了,依靠自己的努力我找到了一份满意的计算机教师工作。因为我们高考报考制度的缺陷,我身边有不少像我这样报错了专业的IT人,而且以后肯定还会有,但他们都不敢及时转弯,结果硬撑着在代码里混了四年,到最后却因为兴趣或是能力上的问题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我想对他们说: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编程高手”,如果真的不适合,那就早点转弯!

  优秀大学生求职经历

  “我的就业经历如同一本故事书,有曲折的情节,有欢笑和泪水。”明亮的阳光下,徐晓轻抚了一下额头的黑发,眼睛出神地盯着前方。

  今年23岁的徐晓是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出色,学习成绩优秀,连续3年获得奖学金,实习成绩也很好;是学生干部,还参加多个社团,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都不错。

  进入大四,很多学生开始谈论就业话题。徐晓对此有些“不屑”,她对自己的实力和前程都很自信。徐晓的就业目标是做一名“有理想”的记者,踌躇满志的她给自己定下目标:非地市级以上的媒体和单位不去。“当时我的想法是,自己总能在省会济南立足;退一步说,就算不能留在济南的媒体,去一家规模较大的杂志社也没问题。”说这话的时候,徐晓一脸苦笑,“现在我才明白,现实远不是理想中的那样,我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