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初涉职场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初涉职场 > 正文

2016年毕业季校长致辞第一波(2)

时间:2016-07-28 09:44 作者:钰杭 来源:未知 人气:

  阮立平校友的故事告诉我们,认准了的事业,就要专心致志地做下去。其实,人和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力,最大的差别就是专注。专注意味着坚定的热忱,意味着坚持的恒心,意味着坚强的毅力。做自己人生的“工匠”,就是要专注,就是要抱元守一,就是要潜心钻研,就是要久久为功,就是要经得起诱惑,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就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节选自武汉大学2016届毕业生毕业典礼)

  【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新征程 新使命】

  为了使各位同学更好地把握人生转折点,我用四个问题与大家共勉。

  第一,是否有引领未来的目标?目标决定未来的方向。在今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表示“感到前途迷茫,找不到方向”,他的理由是“华为正逐步攻入行业的无人区: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出人意料,令人深思。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同学们也许同样会面临着因为找不到目标和方向而“迷茫”的困境,而是否有引领未来的目标、有超越他人的方向,决定着未来能否成为领航者,并获得竞争优势。在国家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渴求精英人才、期盼创新人才的新时代,希望你们成为争做引领国家未来的精英人才,勇于树立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进步奋斗的宏伟目标,把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命运和时代的使命融为一体。

  第二,是否有独辟蹊径的智慧?社会是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系统,需要超越性的智慧和处理各种矛盾的技能。古人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要增长智慧,就要把握中庸之道的内涵,体悟辩证思维的精髓,勇于打破惯性束缚,独辟创新蹊径。我记得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富有启示意义的试验:他将一条鳄鱼与一群小鱼放入一个玻璃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玻璃板隔开,一开始鳄鱼向小鱼冲去并被玻璃板挡住,这样重复了十二次后鳄鱼服输了,即使把玻璃挡板打开,鳄鱼也再没有发起进攻直到最后饿死。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清醒敏锐的认知,多动脑,巧思考,勤观察,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第三,是否有“止于至善”的大爱?小胜靠力,中胜靠智,大胜靠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大爱精神是一个人最美的品格,是获取成功的基石。希望同学们走入社会后,继续做“止于至善”的践行者与传承者,坚守道德底线,健全完美人格,引领大爱风尚,追求崇高境界,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最小的善行胜过最大的善念,希望同学们将“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外化为实际的善行,心存敬畏,方能“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希望你们懂得感恩,与人为善,做到内诚于己,外信于人,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努力实现“心如天地者明,行如绳墨者章”的崇高境界。

  第四,是否有持之以恒的勇气?新征程意味着新机遇,同时也会荆棘密布,充满风险,通往成功之路往往是困难而寂寞的,甚至面临着痛苦或厄运,希望同学们能够拥有直面挑战的勇气、敢于担当的作风。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去应付一切不幸。”痛苦是最好的课堂,它能淬炼坚强的意志,唤醒内心的潜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希望你们在人生的路上学会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坠青云之志并享受成功前的孤独和幸福。

  (节选自东南大学2016届本科生毕业典礼)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

  同学们,希望你们为梦想努力时,铭记自己的责任。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责任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格。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一个角色。我们要尽到对自己的责任,努力奋斗,不负刻苦求学,不负青春梦想;要尽到对家庭的责任,懂得感恩,守护亲情;要尽到对国家的责任,胸怀天下,造福社会。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大学,华中大人有责任以行的魄力、同舟共济的情怀,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全面小康的美好蓝图、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为之奉献。作为新时代的华中大人,希望你们能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勇担家国天下责,托起青春梦和中国梦。

(责任编辑: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