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过或者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因为对自己的学历很有自信,所以总是认为自己很有文化,也从不怀疑自身的教养水准。可是事实上,读书确实可以让人积淀、蕴生涵养,可是却也离不开个人对细节的注意。很多时候,教养不是关乎大是大非,也并不只是体现在重要场合,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微小细节。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就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而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却是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恰到好处的沟通
“这些固然很好,可我不想要,你不会劝。那些你不喜欢,但我心仪,你绝不出言扫兴。”
“每个人受到的教育是不一样的,观点也不一样。真心实意要重要得多。”
点评: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这里所说的公共语言,是指大家——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洁和明亮的语言,而不是某种狭窄的土语俚语或者某特定情境下的专业语言。这个要求并非画蛇添足,在这个千帆竞发的时代,太多的人,只会说他那个行业的内部语言,只会说机器仪器能听懂的语言,却不懂得和人亲密地交流。
换位思考
“大学室友,有一次午休,他先起来出去,其他人还在睡。他打开宿舍门出去后,把钥匙插进锁孔,扭进去,把门轻轻关上之后,放开钥匙,门就锁上了。悄无声息地地走了,其他睡觉的人一点感觉都没。我当时醒着没动,被震撼了,一辈子忘不了这个举动,生活中经常自省。”
“无论是约会还是和朋友吃饭,我总是会把目光所及比较美观的那个位置留给对方,这是来自父亲的教导。十几年前和父亲第一次去麦当劳,坐定后,父亲让我坐到他的位置,问我能看到什么。我盯着看了会,不知道父亲指的是什么,犹豫着说:“洗手间?”父亲点点头,说:‘以后和别人出来吃饭,如果位置调不开的,记得把正对洗手间的那个座位留给自己,要不吃东西时一抬头就是卫生间,别人心里多少会感觉怪怪的。’简短一句话,真是于无声处见惊雷,没想到平日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父亲还有这等细腻小心思,顿时形象又丰满了两分,这应该也算教养 “下雨天,开车路过水坑减速的司机是最让我刮目相看的一类。也许看不到他们的脸,但好感倍增……”
点评:体贴是一种美德,很多时候不是不想体贴,而是想不到。如果能够时时提醒自己记得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希望对方怎么做,那么体贴也就自然而然的做到了,而且体贴的恰到好处,甚至超出了他人的期待,自然会赢得好感。
平等待人
“有教养挺好的,但不要期待别人和你一样有教养,容易心理不平衡。也不要标榜自己有教养,会生轻慢之心。”
“在美国,一家百货商店里,由于突下大雨,有位衣着简朴的老太太浑身湿透进来避雨,几乎所有的售货员都不愿搭理这位老太太。
老太太觉得借别人的地方躲雨,有点不安,就想买一点商品,可是转了半天实在不知道买什么。有位小伙子看到了就对老太太说,“夫人,不必为难!我搬了一张椅子放在门口,您安心休息就好了。”两个小时后雨停后,老太太要了小伙子的名片离开了。
几个月后,这个小伙子获得一个机会,被指定代表这家百货公司和另一家大的家族公司洽谈业务,利润巨大。后来才知道是一位老太太给的机会,这位老太太不是别人,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责任编辑: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