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就业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就业资讯 > 正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新趋势:互联网造就新职业

时间:2016-07-28 11:21 作者:钰杭 来源:未知 人气:

 

  

  这一边,高考生们的录取通知书已陆续到手。那一边,又是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季”,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再创新高。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高达765万人,比2015年的749万人多出了16万人,也就是说,多了16万人一起抢饭碗。记者统计发现,自2001年以来,每年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处于连续增长之中,因此每年也都被冠以“最难毕业季”称号。

  具体到广东,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此前在某会议上的公开发言,今年广东省高校应届毕业生比2015年增多逾2万人,达到53 .4万人。从就业方面来看,还有不少从外省入粤求职的人,总人数上将超过2015年的近80万人。

  于是,有人当网红主播,有人去“间隔年”,有人已经结婚生子……就业观已经开始在发生改变。

  根据近日发布的关于2016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的大数据报告显示,国企、公务员、教师、医生,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不再是香饽饽,在毕业去向选择上,高校毕业生们越来越不一样,呈现出多元化、网络化、娱乐化的三大新趋势。

  互联网造就新职业

  “有同学还没毕业就去当了主播,自己在学校外面租了个房子当直播间,”广州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洪同学告诉记者,她身边便有不少类似案例,兴趣驱使,同学们的就业越来越不一样。大数据报告显示,由互联网所催生的各种新鲜职业,应届毕业生们是踊跃的尝鲜者,在毕业生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排行榜中,有54%选择了主播/网红,17%选择了声优,其次是化妆师、游戏测评师等。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时代下,数据显示,有超过15%的毕业生向往创业当老板,互联网仍是首选 ,其中高达4 6%的人会选择海淘、O2O、自媒体等新兴互联网创业项目。出人意料的是,还有18%的人选择了农业类创业。

  “间隔年”之风吹到中国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流行多年的“间隔年”风,现在终于吹到了中国。数据显示,毕业生最爱的毕业去向TOP5中,“间隔年”榜上有名,占比达到4.8%。所谓“间隔年”,是指毕业之后不直接工作,这一年的时间,常见的做法是用来旅行、当义工等。

  从“间隔年”的旅行目的地来看,最热门前三位分别是西藏、四川和泰国。旅行之外,更多的年轻人乐意吃苦。报告显示,毕业生们更希望投身到国际化的支教、环保义工、医疗义工等公益行动中,其中选择“教育义工”高达76%。

  

  华南师范大学的安同学已毕业三年,他当年便是“间隔年”中的一分子,拿到新西兰的Working Holiday签证。拿到这枚签证并不容易,每年新西兰给到中国大陆的Working Holiday签证仅有1000份,安同学说非常抢手,自己发动了全家一起帮忙,甚至香港的亲戚也发动了,才拿到这枚难得的签证。一年后回国,安同学结合在新西兰的“间隔年”经历,创业开店。

  “不就业”的他们去哪儿?

  更出人意料的是,有48%的应届毕业生小鲜肉们走上了“不就业”道路,他们中有的人选择了继续学习深造,例如出国留学或者继续修读更高学位,有的则选择了创业或者“间隔年”,仅有少数人是待业状态。记者找到了他们中的一些人,谈谈心路历程。

  案例1——有钱任性型:毕业证和结婚证两手抓

  在面临毕业后何去何从的问题时,毕业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小文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毕业证和结婚证两手抓。

  

(责任编辑: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