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发展战略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小微企业 > 发展战略 > 正文

场景、技术、模式,哪个是支付创新的机遇?

时间:2016-08-04 09:54 作者:朝烽 来源:未知 人气:

上周,部分地区支付宝出现了长达两小时的故障,后据支付宝公告说是因为华南地区机房故障导致。去年,支付宝已经出现过类似问题,也有声音对支付宝提出了疑问。

移动支付时代,场景对于支付尤为重要,也因此使得支付宝的老大地位并不那么牢靠。而支付产品对多样化和碎片化场景的主动适应,很可能使得“去设备化”成为现实。而去设备化又会使“去中心化”成为支付发展一种可能的选择,而已经有创业公司在实践该理念了。

不过,“去中心化”也只是支付发展的诸多可能选择中的一种,而且有也是比较大胆的一种,有可能成为现实,也可能不会。但是,在目前阶段,“技术”对于支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没有根本性的创新来颠覆巨头们现有的市场格局的情况下,从技术手段进行支付创新,提升移动互联时代的支付便利性,以帮助其适应不同的场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马云在乌镇互联网大会说过:“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

也许,“支付宝”正面临着马云所说的“摧毁”。

在纪录片《少年阿里》中,马云提到“移动互联网”,片中他将其比作支付宝一个巨大的危机。不过,片子最后给人的印象是阿里先行一步,克服了这个危机。但实际上移动支付这场战争,才刚刚打响。

易观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到了163626亿元,同比增长104.2%。自第二季度起,移动支付的规模首次超过PC端支付,之后差距逐渐拉大。

虽然凭借电商、支付宝转账和余额宝等优势产品,支付宝在交易额快速增长的同时继续保持交易规模行业第一的态势,但其市场份额出现缩水。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程度是因为移动互联网与PC端互联网是两个具有完全不同性质的互联网时代。简单说,PC端互联网的特性是“联接”,但移动互联网更强烈的特性是“渗透”。

两者的区别在于,为适应PC端互联网特性而产生的支付产品,主要解决的是远程交易中的“信任问题”。所以,拥有平台,并掌握远程购物主要入口的阿里,能凭借支付宝独步天下。这个时候,PC端主要的作用是联接“双方”。 但是,经过多年的市场培养,消费者对“信任”已经不存疑心了。同时因为移动设备对生活的接近性,使得它能深入更多的场景,显得更碎片化。这样的特性,就使得对于支付便利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移动设备与场景天然的关系,使得竞争各方可以通过更多的场景来切入支付,从而也为这个市场增添了更多变数。

这一点体现在更多巨头对移动互联网的觊觎上,即使支付宝在这个领域的地位已经非常牢固了。

这一切都在说明着在移动支付时代,支付宝的“老大”地位远没有在PC时代牢固。看到可以通过更多的场景来在支付市场上分一杯羹,本来在各自领域都有足够市场份额的巨头们,又怎会错过这个机会。

FinPlus FinTech投资基金认为这造成了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就是移动互联时代,支付场景将会更加“多样化”,因为这既是时代特性,也是一个“后来居上”的机会。而场景的多样化,又会使得技术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视。

为什么这样说?

上文也说了,移动互联时代,支付必须要与场景结合,而场景是多样的,这就使得支付行为变得越来越“短平快”,更加的碎片化。FinPlus FinTech投资基金也在对场景化的金融科技保持着热切的关注,近期也将投资部分场景化消费金融、场景化支付的FinTech项目,欢迎更多 有志于在FinTech领域创新的项目投递商业计划书到BP@FinPlus.me。 随着竞争的加剧,这种碎片化的趋势会更加明显。

在碎片化的支付行为中,对便利性的考量就会变得比PC时代更加重要,“用户中心”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将显得更加重要。而这一趋势,将使得支付过程中主要造成体验困难的“验证”步骤进一步下沉,而技术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支付设备,在移动互联时代,已经由常见的磁条卡、IC卡、智能手机等发展到腕表、手环、眼镜、头盔、戒指、衣服等可穿戴式智能终端。为适应支付方式日益的碎片化,支付过程中的验证技术手段也在日益变得“多样化”、“简单化”,以最大程度地将支付行为与场景的距离缩小。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