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场馆切入体育市场,是因为在我的理解中,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交行为。场馆作为一个提供体育服务的平台,可以解决人训练和社交的需求。所以毕业以后,我选择了体育场馆的创业。
【问题4】在体育场馆预订业务上,用户的需求是否为刚需?运动世界平台的运营情况是怎样? 缪亮:用户需求当然为刚需,运动世界的运营情况目前签约城市23个,签约场馆1676个,实际开通城市为6个。在前期因为多年的行业积累和推广方式,所以我们的场馆签约非常顺利,但是在后期运维上也走了很多弯路。在今年年初,我们已经把所有的服务体系和流程搭建完成,现在在全国的各个合作城市推行和执行。 【问题5】那能不能具体说一下在运维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缪亮:举个实例,去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我们运营部联合体育行政部门做了一些市场活动,由政府补助购买了大量的场馆体验券发放给用户。但是当时对商家的运维体系不健全,虽然所有的同事一家家场馆去盯过来,核销率还是出现了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运维体系。 【问题6】目前运动世界选择的是线下合作场馆的轻模式,那有没有计划未来开设和运营自己的场馆? 缪亮:运动世界的模式就是服务体育场馆,但我们的资方莱茵体育成立了莱茵达体育场馆管理有限公司,是做场馆建设和运营的。 【问题7】不同于每个垂直领域的体育平台,运动世界涉及的体育项目较为广泛,如何精准画像用户的特征?如何抓住核心用户群体? 缪亮:体育垂直领域的需求是存在于资深体育爱好者的概念里,对于需要搜寻场地的用户来说,体育项目的多品类是有需求的。就像我们一直认为健身俱乐部的会员会是很多项垂直领域的潜在用户。我们的核心用户群体是20-50岁的体育爱好者,线下的一些时尚结合体育的项目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用户,因此我们与时尚集团共同投资了“小斑科技”,这是个非常时尚和社交的课程项目。未来我们也会通过时尚这个角度去培养我们的用户粘性和导向。 【问题8】现在有很多做场馆的创业公司,那运动世界在领域内的优势在哪里? 缪亮:首先,我们这个团队50%的核心成员来自于体育行业。在我们为场馆服务研发管理工具的过程中,深挖了多年行业经营的痛点。我们通过互联网,实实在在解决了传统行业无法解决的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用补贴用户的形式去烧市场流量,我们所有的流量都来自于场馆用户。所以我认为,我们的优势在于行业资源和用互联网切入行业的视角。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其实是排斥互联网+体育的,一直认为自己是体育从业者,互联网只是我们的工具而已。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