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灵活营销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小微企业 > 灵活营销 > 正文

这篇文章,也许能让做内容的运营和产品都不再(2)

时间:2016-08-09 09:35 作者:朝烽 来源:未知 人气:

当然,也可以以人物为中心。如下图,是网易站内的“宋美龄逝世十周年”专题。

还有下图,是虾米音乐APP内的某张Beyond经典音乐合集。

还有可能是以时间为中心。如下图,就是我们在三节课微信公号简单整理的三节课3月月度精华文章合集。

当然了,以上这些绝不是仅有的内容聚合维度,在这些基础上,还有很多聚合维度是可以去延展的,比如围绕着以解决某个问题为中心(如5节课让你学会如何围绕一个确定的需求设计出来一款产品),比如以用户个人兴趣为中心(如“XXX最喜欢的20篇文章”),等等。

03 整体内容的导览和索引

如果说前两个层次瞄准的都仍然是一个短期、单点的问题的话,到了这个层次,我们就需要带着更多长期、整体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了。

简单说,当你的内容基数已经足够大了之后,用户的访问行为很可能将不再是一种“我给你推送啥你就消费啥”的被动行为,而更多会成为一种“我想自己来找点儿我想要的东西”的主动行为。此时,我们必须要在内容的组织方面更多考虑如何更好迎合用户的这种主动访问行为。

在这个层次下,我们常用的手段包括:分类、搜索导引、优先推荐机制、信息流等。

这里我们可能要先界定一下,即便是主动访问式的内容消费行为,也会再细分为两类,一是“闲逛”式的,即用户在访问时可能没什么特定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发消磨时间,就想随意看看。二是“目的导向”式的,即用户在访问时就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或者就是为了查询某个特定资料。

如果你在负责的是一款内容型产品,你可能需要先界定清楚,大多数情况下,你的用户访问行为,到底更接近于以上两类中的哪一类呢?因为围绕着解决这两种行为,我们的整体内容组织解决方案可能会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围绕着用户“闲逛”式的行为,我们的内容组织解决方案可能比较适合通过信息流这种可以随意刷新随机获取信息的方式,或者是比较突出热门话题、官方推荐、最新最热等内容的方式。 这样的方式,重在可以让用户以较小成本获取到一些能够对自己带来刺激或价值的内容。

举例:虾米音乐的用户行为定位可能为“随机的发现一些还不错的音乐”,故其主界面信息组织方式是下拉瀑布流式的方式。

而echo回声的用户行为定位也可能是“随机的访问发现一些有趣好玩的模仿音乐”,故其主界面信息组织方式采用的是偏重于官方推荐和热门内容推荐的信息组织方式。

而围绕着用户“目的导向”式的行为,我们的内容组织解决方案则可能更适合通过分类、加强搜索体验和导引等方式。 这样的方式,重在给予用户一条明确的路径和查询线索,来帮助用户可以更高效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举例,懂球帝的用户访问行为定位很可能是“查询自己所关注的联赛或球队相关资讯”,所以懂球帝的信息组织方式是以各大联赛为中心,比较突出分类展示的方式。

再举例,知乎的用户访问行为除了一部分“刷知乎”和“泡知乎”的典型用户外,也有一部分用户其实到知乎来就是想求证或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所以除了首页的信息流外,知乎在搜索导引上也依据用户搜索的关键词做了大量的信息推荐和匹配,以此提升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

其实很多时候,用户在使用一款产品的时候,行为可能都是多样化的,好比我们刚才看到的知乎的例子,可能用户某些时候的使用是“闲逛”式的,另一些时候又会是“目的导向”式的,对于这样的内容类产品,可能需要我们从多个不同维度上去考虑内容的组织,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服务和满足不同的用户行为。例如我们看到的知乎,就是既有信息流,又有分类推荐,还有搜索导引。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