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价值观开头,用情感收尾,中间加上极致化的生活风格,这是我安排文章的逻辑。
"开始吧" 发布的所有文章,正文的头两句一定讲的是价值观,或赞扬或批判。紧接着我们采用多图、少文字的方式来呈现我们的价值观。文章末尾一定要抒发情感,孤独的、高兴的、有趣的、无趣的……都可以。为什么我们要把 "情感" 放在最后一段?其实,就是为了用来直击人心,供别人转发的。
转发,是衡量微信公号传播力最重要的指标。光打开,只能说明流量做得还可以,用户活跃度还不错。但是转发到朋友圈这个动作,却能拉来新粉丝,源源不断地为你的公号带来新用户。
给用户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做一个成功的微信公众号并不简单,运营者必须给自己的内容制定一个标准。比如,为了提升转发量,你需要在一篇文章里面设计 3-4 个情绪点,让用户觉得有东西可转。
当用户转发以后,你还要观察他们是否会主动添加评论。那种请朋友帮忙转一下的文章,多半是没有评论的,但是一篇 100000+ 文章,在转发之于还能引发用户评论。因此,标准化的内容设计对文章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运营者,你不应该把"提炼情绪点"这件事交给用户,很多人是没有提炼能力的。
你要主动帮用户找好这些情绪点,在文章的各个角落向用户传达出"这是一篇好的文章"的讯息,要让不同的人在同一篇文章里读到他想要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有高质量的转发和评论。
在一篇文章里,一定要设计好几个可供他选择的点,让他直接能够复制粘贴到评论并发出去,这是最佳结果。
在操作标签类、站队类的文章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标题、故事等细节。窦唯坐地铁的那个新闻,拇指阅读光靠一个标题——《窦唯如果不体面,那谁还体面》,就拿走了大概一两百万的阅读数。
这个标题做的就是"贴标签"的事:转发的人,意味着我认同他了;不转发的,跟我就是两类人了。
那篇文章的内容只是把马斯洛需求原理简单讲了一下,也没多好。但就是这样的标题,直接抛给用户了一个选择题,认同还是不认同?从而收获了巨大的转发量。很多人选择转发,表示支持窦唯,可见看似小众的生活方式是可以获得大众认同的。
抛弃长文章,只要长图文
我个人不建议在微信上做长文章。
"开始吧" 主要做的是长图文。我们的原则是:用图片作为文章主线,低于 15 张图片的文章不要发,因为转发一定不高。
我们想要把阅读文章变成阅读一个电影片断,其中包含各种情绪的起承转合。
我们试验出的最佳的配比是,每篇文章有 30 到 40 张图片。低于这个数量,情绪变化完成不了。当然视频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相同的话题,一个短视频就足够了,别的什么内容都不用放。
(把阅读文章变成阅读一个电影片断)
长图文的另一个价值,是增进用户的信任感。即便他读不完全文,也会对他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一,作者很用心;第二,图文很有价值。
这时,他们都就会养成先转发,回头慢慢看的习惯。这点非常重要,图片多,意味着你有质量。用户会尊重你的劳动成果,他们表示尊重的方式就是转发、收藏和评论。
这也是为什么 "一条" 视频会有那么多人转发,这是身份标签的认同:他们视频拍的不错,态度也不错,所以我选择转发。而转发,就能带来新用户。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