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眼下,社区已经成为一个巨头必争之地了,无论是快递企业、电商巨头、线下零售还是房地产商甚至是银行都把触角伸向了社区。从目前的商业形态来看,以社区为依托的零售业态会如何改变还不得而知,但国外的已有的形式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社区商业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于当时汽车的普及,以及高速公路的发达,城市居民大量向郊区扩散,由此产生了专门为居民服务的社区商业。对社区商业管理最成熟的是美国,对社区服务做得最细致的是日本。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去看看国外是怎么开发社区商业价值的吧! 社区商业地产 美国 美国土地辽阔,居住人口密度不高,社区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社区中,超市、餐饮店、快餐、自助洗衣店、邮局、银行、宠物服务等配置较为完备。美国社区商业中心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大型超市或购物中心为核心;二是呈块状发展,与周围的文化娱乐等设施连成一体。美国的区型和邻里型购物中心主要为社区居民服务,其网点数量和出租面积分别占购物中心总量的95%和70%,满足了人们“一站式”购物的需求,还向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服务项目和休闲娱乐项目。 日本 “商业街协同组合”是日本颇具传统特色的一种社区商业中心。例如,日本东京都神乐坂商业街,就是东京一条极为普通但又富有日本特色的典型社区商业街。在 100多米长的步行街两侧,散落着连户商铺、中型超市、24小时便利店以及传统杂货店等248家店铺,花店、迷你高尔夫馆、蔬果铺、美容店乃至证券营业所应有尽有。这种社区商业还同时肩负保护中小商业企业及保护城市传统文化特色的重任。在日本,便利店除了卖及时快速消费品之外,还有代收水煤电各种费用的服务,还可以代售车船票、提供快递业务等。很多便利店24小时经营,并设有取款业务,人们从家里到便利店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取到款,非常方便。 新加坡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将社区规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每1000~12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商店;第二类,每6000~8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中心;第三类,每40000~60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新镇中心。 邻里商店以经营生活必需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日用品商店和餐厅。邻里中心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心。新镇中心以经营高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娱乐设施、银行、邮政局、超级市场、百货公司及高档商品、商店、餐馆、快餐店。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