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提高评选优秀员工的比例——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控制或者减少优秀员工名额比例的做法不利于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因为优秀员工名额比例太低,作为多数者中的一员怎能感到惭愧呢?实践证明,提高评选优秀员工的名额比例,加大评优名额,确实能够达到激励多数员工和鞭策少数员工的目的。 7.最好的管理模式是“没有模式”——1个钥匙只能开一把锁,企业的管理工作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之一。某种模式可能适合你,但不一定适合我。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好的管理模式是“没有模式”。 8.管理上宁先严后宽,而勿先宽后严——聪明的企业领导者知道,若先宽后严,肯定会引起员工们的反感。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增减效应”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们总是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 当然,光有这“八项注意”还不行,关键要在抓执行上下功夫。且看: ◎中日新,“三国演义”执行经 执行,是各国企业皆重视的大事,但就像苏词所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先看中国企业的做法:国内一家纺织厂生产车间,挂着一张明显的告示牌:“如果遇到纺织线纠缠卡住,请将机器停止,并通知组长。” 一位新来的工人在第一天工作时,刚好碰到了纺织线卡住机器的运转,于是将机器停止运作,打开机盖,自己拿着纺织刀处理。他弄了半小时,纺织线不但没有分开,反而缠得更紧,而且他的手指还被机器的分线针头刺得鲜血直流。到最后越弄越糟,看样子已经无法处理,只好去找组长。 组长看了后质问他:“你刚刚是不是在想办法要把这些线分开?”工人回答说:“对啊,而且弄得好累。”组长不高兴地说:“你为什么不按照告示牌的提醒规定做事?”工人回答:“我看你这么忙,一定没空处理,所以想自己处理一下。” 组长更生气了:“你看现在弄得这么糟,手又受伤流血,这样做对吗?你不要管我忙不忙,有问题尽管提就是了,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工人反驳说:“我已经尽全力了!” 组长回答他:“不管你是否已经尽全力,都没有用。你的责任就是立刻通知我,按告示牌要求做,不要擅自做主!” 日本的员工又会怎么做呢?日本饭店业的“三雄”之一新大谷大饭店是家五星级饭店,它正是凭着“精细”到要求自己的员工,必须严格照着程序去做的流程化管理而闻名于世。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