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写作秘籍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创业计划书 > 写作秘籍 > 正文

2012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死因:太平台太工具(3)

时间:2015-10-04 01:48 作者: 来源: 人气:


  对于已经被拖死或者可能会在2013年拖死的创业者而言,撑下去,尽快回到主战场,还有机会。
  2012移动互联网死因Top3:招魂无效
  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万能灵药,虽然移动互联网上会诞生许多新的商业机会,却并不意味着在传统互联网时代濒死的产品和现象“移动”起来就能活。
  2012年有无数的移动产品,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比传统更传统的商业搬到了手机上。最大的死亡案例来自美国新闻集团,iPad报纸《The Daily》宣布停刊。国内匆匆以原生APP或者WEB APP或者微信公共账号的形式触网的传统纸媒也不在少数,其中有不少也终止了自己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业务。
  除了新闻,出版发行也同样是在新时代需要新方法的。在线下书店纷纷倒闭的潮流下,线上的出版发行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2012年出现了不少正版的独立图书应用和书店应用,但迭代很快,倒下一批,又有一批兴起。虽然国内的版权环境和内容消费氛围越来越好,但是要撑到移动终端的出版发行能够养活新闻出版业,还有很多产品要用尸体去铺路。
  2012移动互联网死因Top4:太“平台”
  平台在2012年的移动互联网圈子绝对是个热词。热到有些烫手,一方面有很多天使和VC在找平台来投,另一方面有很多投资人看见“平台”就把商业计划书丢到一边。
  2012年初,还是一个平台混战的时刻。但到了2012年底,国内的平台格局已经很鲜明了:在微博微信上找用户,在广告联盟找起始收入,在各种第三方市场和移动互联网垂直媒体上找装机量,在刷榜公司找排名……
  微博和微信开放API之后,对中小型创业者来说,已经是足够好的平台。而平台和创业者的主流用户还有不少还在移动互联网的大门外排队。这个时候,打着平台口号烧钱无疑是寻死。
  过于“平台”倾向的产品和绝望至死的产品有相当大的重叠度。因为平台更容易找不到方向。不知用户为何而来,也不知用户为何而走。种种试图延长用户的停留的举措反而增加了用户的困惑。点点、切客、八方等等无一不是如此。甚至于摩托罗拉的官方应用市场,这样一个大型平台产品,都在各种安卓市场的围剿下关闭了。
  在目前已有的平台已经足够多足够大的情况下,盲目的试图以一个点子就把用户和用户的宝贵时间忽悠来消耗掉的计划,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不靠谱了。
  索性的是,没有前途的所谓“纯平台”,基本也在2012年消失得差不多了。
  2012年移动互联网死因top5:太“工具”
  2012年有大量的工具应用匪夷所思地终止了开发和更新。事实上在app store诞生之初,重点推广的就是工具类应用。但几年过去,没有格调和特色的纯工具似乎已经被时代抛弃了。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