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借款主体方面,我个人更倾向于做工薪阶层,或者是微微企业主,注册资金50万以下。不过微微企业比较难从网上做,因为信息搜集较难,整个信用体制建设还不太完善。 3。产品角度,基于线上的,无担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我觉得应该是一个趋势。 4。从风险控制角度,未来有颠覆性作用的一定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风险管理,以及一些业务模式创新。 5。担保服务方面,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短期内应该是大家都会提供担保,但是长期来看担保这一块是可以慢慢弱化的。 6。担保公司方面,做信用贷款实际上没有必要引入担保公司,更多引入一些网络消费的一些渠道和服务商更有意义。 各家P2P公司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未来是一个多模式并存的时代,很难有一两家P2P公司独大的。随着整个中国消费经济的发展,很多的中低人群信用亟待释放,这些人的信用价值非常大,怎么来挖掘他们,是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领域。 董俊:P2P的四类风险 P2P本质上是债权,其风险可以分为四类。 1。信用风险,虽然融资人在借钱的时候有合理的融资理由,但是依然有一些其他原因造成他没有还款的意愿或者能力不足。 应对方法:严格审核,引入担保公司,设置合理的产品。 2。市场风险,即体系性风险,这种风险跟单独的项目没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是属于宏观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很多人都会受到影响的风险。 应对方法: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及针对市场风险的产品防御设计。 3。流动性风险,很多P2P的网站都在想尽各种方法去提高客户的流动性,但是有的时候流动性会带来另外一种风险,就是客户的变现能力有多强。 应对方法:推出短期项目以及债权转让功能。 4。欺诈风险,就是虚假的贷款申请。 应对方法:谨慎的选择你的模式,谨慎对待整个贷款来源的挖掘。 P2P公司在应对这些风险的时候,传统金融机构所做的流程都不可能省,但是可以做一些创新,包括四个方面。 1。化整为零的线下分工,瞄准长尾市场,把一些零散的理财需求捡起来,让每个团队都可以能够注重一些具体的产品,来降低信用风险。 2。细节至上的知识管理,跟数据库有关系,整个操作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数据如何管理、如何挖掘,获得风险管理的一些基础信息。 3。高效灵活的信息系统,从用户的获取到用户的审批,最后到融资完成,互联网金融用了更少的人工做了整个传统金融机构复杂的流程做的事情,质量不能低,但是效率会很高。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