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写作秘籍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创业计划书 > 写作秘籍 > 正文

2012中关村创业者们的期望(3)

时间:2015-10-04 01:48 作者: 来源: 人气:

  虽然陈海滢已经在清华科技园拥有了自己的办公空间,但是空间资源紧张也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之一,无奈之间,他已经在四惠附近设立了公司另一间办公室。

  空间资源或许还能凑合,人才困境则是陈海滢必须直面的难题了。2007年他们在清华科技园举办的一场面向清华毕业生的招聘会现场,收到的简历有70份,而两年后,同样的举办方、同样的活动、同样的地点,他们只收到一份简历。或许有人说这只是一次巧合,但陈海滢马上举出互联网的招聘实况,形势同样不容乐观。2008年他们招聘一名行政助理收到200份简历,甚至包括名牌大学硕士研究生等优秀人才,去年他们发出招聘工程师的信息,却只收到20多份简历。

  综合考虑之后,他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在济南建立研发中心。

  苏菂:“给二三十万投资也行”

  记者见到苏菂时,已经两个星期没有回家的他,正在包间内酣然入睡。

  一年前,他的身份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蓝汛的投资总监,5年的工作经历让他体会到投资人寻找项目的艰辛,尤其是路途中浪费的大量光阴。

  8个月前,辞职后的苏菂决定做一个将创业者和投资方聚在一起的商业项目,车库咖啡的概念随之诞生。只要一杯咖啡钱,顾客就能在这里待一天,享用高速无线网络和沙发桌椅。对于掰着指头精打细算的创业者尤其受欢迎。

  苏菂睡在咖啡间的包房,笔记本电脑、黑板、几排沙发和一张桌子,塞满了整个房间。他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回家,“大家都有热情,我想没有激情也不行啊”。他用这样的话调侃自己。

  他最近在秘密筹备一项工作,准备年后推出车库咖啡的线上产品,至于具体细节苏菂不愿透露,只是说这项产品他构思了4个月,并且他认为未来一定有市场。可以肯定的是,他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车库咖啡的功能延伸出去,不受地理局限。

  目前,车库咖啡已经获得海淀创新型孵化器的授牌,苏菂现在关心的是2012年会有哪些政策能落实到车库咖啡。“这个认证应该是有一些政策可以享受,如果给我们投入个二三十万也行啊。”他爽快地笑了。

  杨先锋:“尽快获得海量用户”

  车库咖啡的一角,杨先锋和他的创业团队永远最先“霸占着”窗边的四人座位。作为团队发起人,杨先锋有10年工作经验,3年前刚刚读完北京大学MBA。其余团队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2岁。他们开发的是手机通讯录软件——友友,适用于安卓手机系统,产品基本开发完毕正计划在互联网上投放。

  虽然他们还没有注册公司,但产品已经做得有模有样,如果用户安装该通讯录,只要摇一摇手机,就可以相互间传递通讯录,如果用户修改了自己的名片信息,收录了他名片的亲友手机中会显示不一样的颜色,提醒更新该名片,点击一下即可完成。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