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晚上9:30,随着由成都开往北京L182次列车到达北京西站,52名四川“大学生保姆”开始了他们的北京打工之行。这次来北京大学生们平均年龄都在20岁左右,全部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还包括6名本科生,一些人英语还达到6级,还持有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驾照等各种证书。 成都理工大学学生甘建光告诉记者,他学的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来北京主要是从事家教、陪护的工作,每个月大概可以挣1500元。对于一个小伙子去别人家扫地、做饭的质疑,他微笑着回答“人才应该是比较全面的,应该有多种的经历。” “大学生保姆团”里的一位女生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从事的家政服务工作说传统观念有所不同,一个人的一生有很多不同的经历,也正是由于很多的不同,人生才会更加可爱。 组织这次“大学生保姆团”的四川川妹子家政公司总经理宋瑞介绍说,52名大学生来自四川10所高校,他们针对的主要是暑假中小学生放假以后功课辅导和日常生活照料,比如“临时姐姐”、“妈妈助理”、家庭秘书、老人病人陪护等服务项目。一些快要毕业的学生希望借这个机会在北京寻找工作机会,在校生也能增加社会实践的阅历。 据介绍,这次到北京的52名大学生保姆,半个月前已经被许多雇主通过网络提前预定,而且本科保姆比专科保姆每月工资高出300元,可达到1500元左右。 其实不仅仅是这次的四川大学生进京,最近在上海、深圳、武汉、石家庄等地也纷纷出现了类似的景象。有人说,大学生做保姆没什么不可以,这也是一种就业,大学生改变择业观念,广谋就业途径,是可喜可贺的表现。可也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指出,用了那么多年的功、上了那么多年的学,最终跑出来当保姆是一种严重的人才浪费。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所副所长莫荣认为,现在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保姆”这个职业也正由传统向现代转化,大家应该给他们一些时间和空间去尝试和摸索。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