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行业求职宝典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宝典 > 行业求职宝典 > 正文

Waymo 员工揭秘公司成长史:“虚实”结合成就行(2)

时间:2018-08-27 02:04 作者:hongyi 来源: 人气:

当然,Castle 基地的工作环境并没有那么艰苦。“我们在这里设立了办公室,当地也成立了新团队,测试人员也都来自基地附近,省去了通勤的麻烦。” Villegas 说。“而且,我们也不用在烈日下一站一天了。”

虽然 Villegas 对 Castle 基地爱得深沉,不过她待在这里的频率却逐渐降低,毕竟 Waymo 现在的最大挑战是对不同车型进行适应性调整,以满足商用需求。

Waymo CEO John Krafcik 对公司向大型车辆的扩张也没有设限,也就是说 Waymo 未来还会在物流行业大干一票,而这座老空军基地的跑道迟早能派上用场。

Villegas 一直在督促自己进步,要不然那辆顶着旋转桶的普锐斯也不可能价值超过 3 个通用汽车。“说实话,最让我害怕的事其实是我自己坐在车里而驾驶座上没人。”Villegas 说。“当时人们都以怀疑的眼光看着那辆车。”

Waymo 员工揭秘公司成长史:“虚实”结合成就行业领军厂商

讲完了“有血有肉”的 Castle 实验场,我们再来透视自动驾驶测试中的另一大支柱——模拟测试。为我们讲述这一部分的是谷歌和 Waymo 双料老员工 James Stout。

成立 10 年以来,Waymo 已经在现实世界累积了 800 万英里的测试里程,不过与自家的模拟器相比,这点距离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我们在模拟器里一天就狂奔 800 万英里。”Waymo 高级软件工程师 James Stout 说。Stout 是谷歌的老员工(2009 年加入),正式转入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是在 2013 年。在这里,他在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得到了充分发挥。

要问 Stout 的具体工作是什么?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那就是教车辆如何驾驶。

接手这项工作后,他和他的团队已经积累了惊人的 50 亿英里模拟测试里程,而他们的模拟器就像《黑客帝国》电影中那样,不过却有个不怎么出彩的名字——Carcraft。

“它每天在谷歌数据中心工作 24 小时。”他说道。“模拟车队里有 25000 辆测试车。”

Stout 表示,这里面的窍门是从天量的信息中找出那些“真正有趣”的测试里程。在这个“矩阵”中虚拟车辆可清闲不了,不过它们应该感谢这个由代码编织而成的训练场,否则真正上路后,Waymo 的自动驾驶更是无法面对无穷无尽的挑战。

不同的宇宙和不同的世界

Waymo 员工揭秘公司成长史:“虚实”结合成就行业领军厂商

Waymo 测试车是这样认识世界的

“我们这里运行着不同的宇宙和不同的世界。”Stout 说。“我们会在某个小的变量上进行反复测试。当然,还不能忘了为虚拟车辆创造从未遇到过的复杂场景。”也就是说,Carcraft 所创造的宇宙可比沃卓斯基姐弟(《黑客帝国》导演)想象的更宏大。

“模糊的东西也能起作用了。”Stout 解释。

虽然这套概念有点深奥,但没了它,Waymo 在现实世界中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和程序就不能相互结合,成为 CEO John Krafcik 口中的“驾驶员”,而复制人类大脑一百年来积累的驾驶经验,操控车辆在各种环境中穿行就更是痴心妄想。

Stout 指出,它们最初的想法只是个构架,比如一个十字路口。虽然对人类驾驶员来说这是小菜一碟,但只要加入各种不同的车辆和情况,车辆就必须透过迷雾做出针对性的判断。

许多 Waymo 测试车在路上遇到的情况可以直接在模拟器中进行模糊化。当然,程序员也可以将其改头换面,甚至将多种情况进行叠加,以创造出各种极端情况。Carcraft 进行模拟后得到的数据又可以反馈给现实世界的测试车,这样循环往复车辆就会越来越强大。

“我像科学家一样在做这件事。”Stout 说道。“我们的目标就是尽量多的探寻各种可能。”

Waymo 员工揭秘公司成长史:“虚实”结合成就行业领军厂商

输入测试车的“模糊化”数据

人类确实擅长驾驶,但 Waymo 的“驾驶员”也有很大优势

今年年底就要正式落地的 Waymo 自动驾驶汽车胜在安全性和多功能性两大领域。

(责任编辑: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