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行业求职宝典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宝典 > 行业求职宝典 > 正文

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稀缺,培养后备力量成要务(2)

时间:2018-09-17 19:03 作者:hongyi 来源: 人气:

然而这种现象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新问题。从整个行业来看,AI的顶级人才回国后主要聚集在BAT三家。一方面是由于这些行业巨头无论是在资金、经验还是实力方面都极为雄厚,能够满足顶级人才的各种需求,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巨头拥有海量的数据,而数据是AI的研究基础,使得归国的AI人才如鱼得水。

拥有了顶级人才,基层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如果等待校园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许多企业是没有这个时间成本的。所以如今行业内的基本状况是顶级人才是来自美国硅谷及国内外高校,而许多员工则是内部转岗,或是通过校园招聘而聚集起来的。

在海外挖掘AI人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但若是深入探究,会发现这种方法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中国公司去美国挖掘人才难度很大,例如时差就是一个大问题,大家作息时间不同,视频会议就很难召开,更别提其他的交流了,这也是人才流动巨大的重要原因。

为了招揽海外的顶级AI人才,许多公司会花费非常多的金钱成本。人才缺口是正常的,但如果每个企业都专注于去找顶级的人才了,那么可能只有巨头才能在AI行业更有前途,而创业者的机会更加渺茫,没有了创新的动力,就更不用谈行业颠覆了,那么整个行业的活力可能也会就此消失。

说到底,AI是一种注重体系化的技术,必须要找到合适的场景,而且落地也涉及到许多层面,并且要和业务进行结合。如果去海外挖人,机会是有,但是劳心劳力,会过多耗费成本,所以真正的好办法还是中国靠自身的力量在本土培养人才。

另外,人才的挖掘也会妨碍到高校在AI 领域的科研工作,甚至扰乱大学的国家级实验室的教学状况。

由于AI行业的高薪状况,加之人才的短缺,使得许多原本在大学中研究AI技术的科学家们出走到企业。因为在科技公司可以拿到比以前高2-5倍的薪水,还能获得在学术界中无法获得的计算能力和庞大数据,用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如今的AI研究人员非常受行业追捧,当企业给出更好的条件,大学各部门就会流失大批人才。一位大学高管在《卫报》中表示:“我们需要高质量的人才进行教学和研究,这不需要解释,这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追求更好的待遇本是无可厚非,但目前的状况似乎已经超出业界和学术界之间正常的关系。教育和研究人才的流失,会让招生难度进一步变大,AI相关教学人才的出走也会影响到未来大学中关于AI的教学和研究状况。

对此,帝国理工学院的情感和行为计算教授Maja Pantic有深切的理解:“我们正在失去下一代学者。很多人认为这只是过渡期,很快会过去。但对我来说,这种说辞就是把头埋沙子里的鸵鸟想出来的。最终遭殃的将是整个社会。”

AI的崛起和发展都是值得肯定的趋势,因为它会给人们的生活带去更多有利的改变。但人才的缺失又是这一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一味的挖掘人才而不去培养人才,可能只是解一时之困,最终还是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想要使AI行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需要注重后备力量的培育,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稀缺,培养后备力量成要务

(责任编辑: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