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行业求职宝典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宝典 > 行业求职宝典 > 正文

产城融合:产业新城未来发展趋势解读(2)

时间:2018-09-30 05:30 作者:hongyi 来源: 人气:

土地和生态资源的日益稀缺使得高效利用土地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新城的发展模式也必将逐渐从外延式扩张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发展方式转变。在产业新城规划中,将更加注重与产业发展的互动,空间布局更多地结合产业特征进行规划,经济活动与生产要素通过合理的空间流向,使土地承载的产业活动在空间的选择上更趋于合理化。

由于在产业链的不同部门里,各个环节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因此,需要分析清楚各个产业环节之间的关联性。由于部分生产部门有其自身特殊的区域需求,需要具备一定的交通条件、环境条件或者公共设施配套,这也需要在规划布局中合理安排。另外,空间布局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这样才能应对未来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一方面需要具有预见性,对产业未来的发展留有空间,另一方面,空间布局留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以适应未来新的产业发展要求,从而使得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的动态平衡。

此外,注重保护非建设用地及生态环境,依附交通轴的纵横和交通枢纽的节点发展,产业升级与产业机构优化是持续作用力,优化战略布局是产城融合致胜需求。

借鉴东京、新加坡,实施立体城市模式也是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走出融合瓶颈的重要方式。实施立体城市模式的关键,在于根据城市功能板块的需求,统筹布局、集约运营城市各类资源。通过竖向发展、大疏大密、产城一体、资源集约、绿色交通、智慧管理等规划发展,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改善城市低密度分散化倾向,提升城市密集度,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立体城市的开发主体主要是城市运营商,在城市总规、详规、绿规等框架下,在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督下,由城市运营企业统筹整合各类生产生活功能资源,其结果不仅更加贴近城市居民需求,而且成本低、效率高。

严/肃/广/告/时/间

(责任编辑: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