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简历技巧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简历 > 简历技巧 > 正文

2018海南事业单位线上模考一答案(公基+写作)

时间:2018-12-01 20:04 作者:hongyi 来源: 人气:

同在蓝天下 共享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之中,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寒门再难出贵子已然成为了教育公平领域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同在一片蓝天之下,只有让寒门弟子享受到教育公平的成果,才能使其具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农村教育公平,就是要有教育起点上的公平。据了解,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在2002年全社会5800多亿元的教育投资中只占了23%,而占人口少数的城市却获得了绝大部分,从这个数字可见一斑。在很多农村、山区,九年制义务教育根本得不到保障,很多适龄孩子没能力和机会入学,辍学率相当高。反观,在城市中的学生,却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在家长的安排下上着各种课外辅导班,接受素质教育。这种教育起点公平缺失不仅阻碍了寒门学子不断前进的脚步,更是挫伤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实现教育公平,首先要做到教育起点的公平。

农村教育公平,就是要有教育过程上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一个分支,它是指要提供给受教育者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条件,让受教育者都能有机会获得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之中,城市中存在着校际差距,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间仿佛存在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学校中存在着班级差距,重点班级和非重点班级之间在师资的配备上往往泾渭分明;班级中存在着优劣之分,成绩优异和成绩较差的学生之间往往会受到不同的待遇。这一桩桩,一件件看似符合社会的发展步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然而实则出处暗含着不公平的恶果。所以,实现教育公平,教育过程上的公平是必须面对的难题。

农村教育公平,就是要有教育结果上的公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绕开的一个话题就是社会阶层背景对教育公平的影响。然而,当我们实现了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的公平之后,在招聘会上,我们已然能够看到的“只限男生”,“非985,211不需投递简历”这样的字样。其实,从实现教育公平的三个阶段而言,教育结果的公平才是教育公平实现的最终目的。对于教育结果的公平,它不应该局限于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而而应该更进一步,将学生在高校毕业后的享有平等地获取相似社会经济地位的机会视为真正的教育结果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才是“教育质量”题中应有之义,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

教育是应该让每一个人有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力,让每个人的特长充分张扬,个性能够充分发展。只有通过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的实现,才能够真正的让寒门子弟在这片蓝天之下实现人生出彩。

(责任编辑: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