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简历技巧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简历 > 简历技巧 > 正文

2018海南事业单位线上模考一答案(公基+写作)(2)

时间:2018-12-01 20:04 作者:hongyi 来源: 人气:

2018海南事业单位线上模考答案(公基+写作)

一、单选题

1.【答案】C。解析:《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政治纲领,它的问世,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南,开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局面。故本题选C。

2.【答案】C。解析: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方法论,研究的是物质世界的一切规律。故本题答案为C。

3.【答案】B。解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科学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题干中强调不在于懂,而在于改造世界,那么这里的改造世界说的就是实践。选项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为B。

4.【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题中所说,人类根据自己的特征设计和制造出能够模仿人类的机器人,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A、C项说法错误,D项与本题无关。故本题答案选B。

5.【答案】D。解析:“改善人民生活”是物质方面,“艰苦奋斗”是精神方面,该论断既看到了物质的一面又看到了精神和意识的反作用;“既要改善人民生活,又要艰苦奋斗”是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的重要体现。故本题答案为D。

6.【答案】D。解析:现象是事物外在的、易变的、反映本质的表现形式;事物的现象,有真相,即从正面直接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也有假象,即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故本题答案为D。

7.【答案】D。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主体与客体首先是改造被改造关系(实践关系),然后才是反映被反映的关系(认识关系)。故本题答案为D。

8.【答案】B。解析:感性认识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直接性的特点,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于抽象思维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故本题答案选B。

9.【答案】D。解析: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的出现没有解决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反而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展开。货币的出现,使得整个商品世界分裂成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是表现为各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代表着价值。这样,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这时,一切商品都必须通过交换,换成货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商品生产者不能卖出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他的生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正确选项是D。选项A指的是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的状况,不是“完备”的外在表现。选项B指的是生产商品劳动的内在矛盾选项,C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均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本题答案为D。

10.【答案】D。解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当这些矛盾尖锐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即生产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脱节,致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的爆发。故本题答案为D。

11.【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理论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故本题答案选B。

12.【答案】D。解析:1981年6月,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标志,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故本题答案选D。

13.【答案】D。解析:前三项均是辛亥革命的成果,排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故本题答案选D。

14.【答案】D。解析:题干的歌词出自歌曲《南泥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扫荡,实施军事包围,经济封锁。1939年2月党中央与毛泽东及时地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941年春由王震率领的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广大官兵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歌曲《南泥湾》就是反应这一事件的。故本题答案选D。

15.【答案】B。解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体。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根源。故本题答案选B。

16.【答案】A。解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独立自主;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项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故本题答案为A。

17.【答案】B。解析: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故本题答案选B。

18.【答案】C。解析: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排在14个“坚持”之首,是最有统帅地位的。故本题选C。

19.【答案】A。解析:习主席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故本题选A。

20.【答案】A。解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故本题答案选A。

21.【答案】B。解析:邓小平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敏锐地把握到时代的主题已开始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及时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故本题答案选B。

22.【答案】A。解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开放的目的为:(1)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B、C两项本身表述正确,但是不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所以排除BC两项。D项,是温家宝访问美国时提出“和平崛起”的承诺,并不是改革开放的目的,更不是根本目的。故本题答案选A。

23.【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资产主义首先是指两种不同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按资本瓜分剩余价值;一部份人可以无偿地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即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而不是劳动者手中,这个时候劳动者就成为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或集体公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相互协作的关系。即生产资料掌握在劳动者手中,故本题答案为A。

24.【答案】D。解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故本题选D。

25.【答案】B。解析: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故本题答案为B。

(责任编辑:晨鸿)